全球电动汽车2022年销售有望突破900万辆,目前渗透率仅10%左右,看好各国政府迈向净零碳排的决心,有利于电动汽车供应链需求后续具有爆发性增长空间,其中动力电池占电动汽车成本达40%,更有“得电池者得天下”的说法,随着电池产能加速扩产,台厂供应链有望受益。
根据TrendForce统计,2022年第三季新能源车销售总量为287万辆,年增长70%,包含纯电动汽车(BEV)、插电混合式电动汽车(PHEV)、氢燃料电池车,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214.7万辆,年增长75%,插电混合式电动汽车(PHEV)销量71.4万辆,年增长57%。
受益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电池需求增长与自驾系统升级需求三大动能驱动,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有望抵御景气逆风维持增长,就个别市场来看,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受防疫措施压抑消费力道影响,预估2023年销售增长力道不若前几年强劲,但2025年仍会达到4成渗透率。
电动汽车零件主要有电池、电子控制、马达三大类,其中电池相关供应链,正极材料如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相关厂商有美琪玛、康普、立凯-KY,至于负极材料如石墨等碳系材料、铜箔等金属化合物,相关厂商有中碳,而电解液厂商有聚合、隔离膜厂商是明基材。
凯基未来移动基金经理人冯绍荣表示,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增长可期,车用电池需求随之增长,带动全球车厂争相投入资源扩展电池产业,预计2040年车用电池市场规模20年间将增长近25倍,而受到四大电池厂宰制定价权支撑,车用电池无需担心杀价竞争问题。
根据TrendForce研究显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装机规模预计2024年将从GWh迈进TWh,随着电动汽车领域TWh规模市场需求的到来,全球主流动力电池厂商正加速扩建产能,叠加电化学储能广阔的市场空间,电池厂商产能扩张速度和规模远超之前。
面对动力电池产业的来临,上游锂、钴、镍等资源端的供给增速提出巨大挑战,并考验设备厂商能否快速回应客户产能持续扩张的需求,以及大规模制造对设备能效的提升和降本的需求,并受制于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前端的矿产资源扩产周期,可能引发下一波的缺车潮。
中信电池及储能ETF经理人詹佳峰表示,近期市场担忧2023年经济衰退将影响新能源车的销量,导致海外电池概念股表现相对疲弱。
詹佳峰指出,由于电动汽车需求依旧强劲,中上游供应链,尤其电池群体的表现仍值得期待,尤其市场预期中国新能源车购置补贴,2023年将会延续原来的50%,燃油车购置税减征政策则完整延续,有利于中国电池板块后市发展,电池概念股长期仍相当看好。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