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今天表示,他们首度利用激光光束引导闪电,希望这项技术有助于防范致命闪电,有朝一日甚至可能触发闪电。
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美国发明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1750年代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他在雷雨天将系上钥匙的风筝放飞后期作了第一根避雷针,但绝对想不到多个世纪以来,这仍算是很先进的技术。
如今科学家正努力以21世纪的科技为18世纪的革新技术精进,他们采用的高功率激光系统,或许会为防雷技术带来革命性巨变。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瑞士东北部森蒂斯峰(Mount Santis)山顶上利用激光对准天空,成功让雷击改变方向。
这个来自6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团队,多年来以富兰克林的实验概念为出发点来发展,不过他们是以更复杂和精确的激光来代替简单的金属杆。
他们的研究结果刊登在期刊“自然科学光电”(Nature Photonics),其中描述利用从瑞士山顶发射的激光光束来引导闪电跟随路径走约50米。
在2021年夏天的一场风暴中,科学家成功拍下激光光束引导闪电的图片。干涉仪测量结果显示,另外3次雷击也受到引导。
研究主要作者、法国综合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应用光学实验室的物理学家胡艾德(Aurelien Houard)说:“我们希望首度证明激光可以对闪电产生影响,而且最容易引导它。”
不过胡艾德谈到未来的应用时告诉法新社:“如果我们能够触发闪电,那就更好了。”
这方面技术有望让科学家得以选择触发雷击的时间点,借此加强保护战略设施,例如机场或火箭发射台。
实际上,这将需要激光电浆具有高导电性,科学家认为他们尚未能掌控这方面技术。
胡艾德预期可能还需要10到15年的研究后,这种激光避雷针才会被普遍使用。有一个问题是要避免干扰飞行中的飞机。事实上,研究人员在动用激光时,当地的空中交通一度中断。
胡艾德说:“确实,使用这个系统有潜在的问题,会影响区域空中交通,因为如果飞行员飞经激光光束往向下看,激光光恐会伤害他的眼睛。”
(首图为示意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