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获得微软100亿美元投资的消息出来后,一些人的想法有些沮丧:
一方面,摆脱了经济压力的OpenAI可能将不再那么“open”、顺而放弃“开发造福每个人的AI技术”的精神;
另一方面,大家也担心它的模型将落为MS Office中花里胡哨的插件程序,让过去“开放和创新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来自Reddit“r/singularity”板有这样一个长文,从机器学习行业幕后故事对这笔交易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这可能是OpenAI掌门人Sam Altman搞的一笔巨大对冲、下的一步“大棋”。
What People Are Missing About Microsoft’s $10B Investment In OpenAI
该文章在评论区获得了相当多网友的赞同。
OpenAI究竟有多需要这笔巨款?就拿最近的2022年来说,公司预计该年总收入为3600万美元。 但这一年,他们花掉了5.44亿美元。也就是说,光去年一年OpenAI就亏损了5亿多美元。
你以为这一年是个例吗? NO。
OpenAI在旧金山拥有375名常驻员工,其中大部分都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光是每年支付他们的薪水达2亿美元。 除了这笔固定开销,OpenAI需要的运算成本也相当惊人。 有资料显示,他们训练一次GPT3就花费了460万美元,相应的云计算资源成本差不多也是9位数(也就是上亿)。而在微软投资100亿美元前,OpenAI在成立的七年多的时间总共收到了40亿美元的投资。
作者表示,就以2022年这5亿美元的烧钱的速度来看,任何人都能发现OpenAI的现金所剩无几。但现在,眼看ChatGPT红得发紫,OpenAI要如何摆脱这个窘境?
他们预估2024年公司年收入可达10亿美元。
作者表示,要达到这个目标,成本只会跟着水涨船高。
表面上看起来,机器学习跟其他软件科技公司没什么不同:都是靠写程序制作产品。
即使进入机器学习时代,SaaS模式成为主导,软件的运行成本不再由买方承担,逐渐推回给产品供应商——在这之中,AI的成本显然也更高一些。主要是机器学习公司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耗费太高了。
就拿模型训练来说,一次训练可能至少就需要数十万美元,但实际业务中模型的“资料漂移”又不得不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的重新训练。推理步骤也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另外,AI程序相比传统软件用到的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也更多,这类型的资料消耗的存储资源更大,处理起来也更麻烦(也就更昂贵)。而除了云计算成本,人工成本也是机器学习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Human-in-the-loop系统中:
于是,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就有了这样一个统计资料:
机器学习/AI公司的毛利率通常都在50%-60%之间,而其他软件公司则达到了60%-80%。
好了,我们现在明白机器学习公司赚钱不容易了,但ChatGPT这不是已经冲上来了吗?
先来看看OpenAI能够靠什么方式用ChatGPT赚钱。
一种是进入垂直领域直接向消费者收钱,比如将ChatGPT发展为优秀的文案写作工具。
有3条理由一下子就可以打消这种想法:
那么,看第二种方式:
继续现在的状态,让大家通过API访问他们的模型赚钱。
这条为什么也不行?
因为如前阵子Lecun所说,ChatGPT在基础技术上根本没有啥创新,本质就是在开源的资料集上训练的大型Transformer模型——这种事情Google、Stability AI或HuggingFace等公司想做,一样可以。
那到时OpenAI还能分到多少可想而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怎么办?于是微软带着100亿美元来了。
前面提到,OpenAI本次从微软得到的投资额,比以往7年都多。但金额还不是这笔交易最大的亮点,主要是在股权和利润分配上:
其中股权分为三组,微软持49%,VC持49%,OpenAI基金会控制剩余的2%。
如果OpenAI开始赚钱,将分四个阶段对利润进行分配。 首先,早期投资者(Khosla Ventures和Reid Hoffman基金会)连本带利收回他们的钱; 然后,微软获得75%的利润,直到拿回130亿美元的资金(微软此前还投了30亿美元); 接下来,微软和其余VC就可以各获得49%的利润了,直到分别拿到另外的920亿美元和1500亿美元。 最后,上面这些钱都付完之后,OpenAI将拿回100%的股份,获得公司的完全控制权。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疯狂?
但作者认为,OpenAI这是一次性解决了所有问题:拿到了一大笔资金,获得了应有尽有的算力,获得了微软销售团队的支持,可以将技术和模型集成到MS Office中去……
而微软这边,不仅可以靠OpenAI站到最尖端的AI技术上去,也可以靠这个独家合作伙伴,与AWS展开更进一步的“云计算战”。 可谓双赢。
但这还不是最妙的地方。
作者惊叹: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和他的团队这是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对冲啊。
如果OpenAI后面没有什么起色,微软将为此买单。
如果它在AGI有所建树——不管是什么,价值都可能巨大,因此能很快还清所有债务,拿回公司100%的控股权。
“不管你同不同意OpenAI这个做法,都得为这个想法鼓掌。”作者在文末再次表达了对OpenAI未来的巨大憧憬。他的观点让很多人觉得非常有意思。
不过,有读者也提出了质疑:
如果微软真的看好OpenAI的AGI,为什么只求大约10倍的回应,因为正常风险投资都希望获得100倍以上的回应。会不会等OpenAI真的做起来了,微软重新谈判条款呢?
数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