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真的杀人了!今年6月,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两名印度观光客晚上8点多,开车经过一这个区域的一个小村落,却突然遭一群暴徒袭击,将他们拖出车外,私刑而死。
但是,这个阿萨姆红茶的产区,并非是政治动荡或犯罪治安不佳的地方,而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村,事后发现,这群暴徒也不是凶狠的罪犯,而只是一群义愤填膺又担心害怕的村民。
因为一则在WahtsApp流传的儿童绑架假视频,让他们成了袭击无辜观光客的凶手。甚至不只这两名无辜的观光客受害,光是今年4到6月,就有七、八起攻击事件,也造成数人死亡。
但这则在印度疯传的假新闻视频,甚至不是发生在印度的真实事件,根据国外媒体后来取得的原始未剪辑过的视频,这是在巴基斯坦拍摄的一部儿童安全防护视频的片段,剪辑过后,让印度村民误以为,有两名绑匪到处绑架儿童就在村庄附近,准备伺机下手,也让他们一看到长相类似的观光客或陌生男子靠近,就忍不住出手袭击,才造成多起意外。
假新闻,或甚至是可信度甚高的造假视频的制作门槛越来越低,而通过社群平台或即时通信工具的推波助澜,更让这些假新闻的影响快速扩大。
不是今年才有假新闻肆虐,早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假新闻开始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光从Google搜索关键字排行榜来看,“假新闻”在热门搜索关键字中的排名大幅提高,甚至在年底时陡升。
一来是在美国总统大选举过程和结果,充斥了很多假新闻的操作。光是美国大选第一次辩论时,出现8万6千支Twitter 机器人程序来放消息,支持Trump的Twitter帐号多达三分之一是Bot,而支持Clinton的Twitter帐号,也有五分之一是Bot。
政治性假新闻的崛起,不只在美国总统大选发生,在欧洲后续的几次大型选举活动,法国大选、德国大选、英国脱欧投票,以及不久之前的欧盟选举,更让假新闻现象受到高度关注和警戒。
甚至,德国政府在2017年10月宣布实施,正式在2018年1月上路了一部德国仇恨言论新法(NetzDG),要求200万会员规模的大型社交平台,要在24小时内将举报的仇恨言论或假新闻下线,查证困难者最晚要在7天内处理,否则将重罚。
Fyodor指出,过去这类操弄消息就是一种内容营销手法,只是有些是正派的白色消息,有些是造假夸大的暗黑营销包装,但也有不少是混合两者的灰色内容营销。
“控制舆论不见得都是不好的行为,”他补充,像是为了在天灾或战乱时,降低人们的恐慌,俄罗斯很早就开始发展如何与大规模群众沟通的方法,但是,这些宣传手法后来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滥用或误用,才衍生了假新闻的争议。
像是在金融市场,也早就有利用暗黑内容营销来炒作股票的例子,在公司上市之前利用假新闻包装公司的运营绩效和成绩,上市后在逆向炒作,让公司倒闭下市的例子,Fyodor说,他就见过不少。不只是抹黑,甚至可以洗白,他指出,也曾有发送大量假消息,来干扰或“融化”负面消息的手法。例如网络出现了100则负面消息,就动员暗黑内容营销服务公司,发布上千则正面消息。
“假新闻已经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Fyodor指出。
不论是Google或脸书,都纷纷加入打击假新闻的行列,例如Google不只通过算法来过滤内容农场,并据此更新搜索排序机制,甚至还聘请大批内容核实增加了用户反馈机制,可以让用户通报不适合的内容。
而一直遭抨击为假新闻散播大本营的脸书也展开一系列整顿假新闻的作法,除了陆续改善举报流程、也推动新闻学项目,深化与媒体的合作,加强对媒体工作者的服务和训练课程,另外也与国际事实核实联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IFCN)等新闻核实组织合作,委托IFCN来对事实核实组织进行验证,符合公认的事实核实机构,脸书就会将这些机构的核实报告,加入到脸书的相关文章机制(Related Articles),作为比较佐证之用。
目前,全球已有53家媒体获得IFCN的认证。甚至,也在脸书粉丝专业管理员要转贴文章前,先跳出这篇连接文章的事实核实提醒,提供这篇文章在核实机构中的相关核实结果,让转发者可以在分享文章之前,再度确认这则消息的正确性。
圣塔克拉拉大学应用伦理Markula中心更发起一项信赖项目(Trust Project),来提供媒体可信赖的指标,不只获得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加拿大环球邮报、德新社、意大利共和报等近80家媒体的支持,非营利新闻协会也将开发WordPress插件,来推广这计划。大型科技公司,如脸书、Google、微软、推特,也都加入这个项目,要采用这套指标,提升散播新闻内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