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展开库存去化,1月工业生产指数年减二成连5黑

台湾经济部统计处23日公布1月工业与制造业生产指数,年减超过二成,双创连5黑。统计处分析,除存在春节因素,集成电路业面临库存压力也是拉低指数关键;至于何时好转,则视库存落底与外需回升时间而定。

统计处预估,2月制造业生产指数105.87至109.87,年减7.8%至11.2%,跌幅较上月收敛。

全球通胀升息阴霾笼罩,终端需求持续下滑,经济部统计处公布1月工业生产指数109.02,年减20.5%,减幅较去年12月扩大;制造业生产指数为110.34,年减21.38%,双创连5黑。

统计处副处长黄伟杰分析,主因终端需求低迷,全球经济增长动能疲弱,产业链持续进行库存调整,加上适逢农历春节工作天数减少,导致制造业生产指数较上月预估低,尤其是集成电路业1月展开库存去化工作,结束108年11月以来连续38个月正增长,为拉低指数关键。

终端需求下滑态势持续,一向为制造业主力的电子零部件业生产指数141.9、年减19.7%;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业年减12.23%,结束109年2月以来连续35个月正增长。

传统产业方面,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紧缩,产业链持续调节库存,企业减产应对,化学原材料业、基本金属业分别年减26.75%及21.72%;汽车及其零件业年减23.73%,则是因农历春节工作量能减少,以及汽车零件在下游客户库存仍高下生产放缓所致。

剔除春节因素,黄伟杰指出,由于台湾制造业是外需市场导向,受制于全球景气不佳,1、2月整合来看,制造业预估年减16.7%至15.1%,“仍属于两位数高速下滑阶段”。

至于何时好转,他表示,关键在于去化库存速度,而半导体是最慢进入去化库存产业,待其加速库存落底后,若此时外需也有所提升将能接轨,但假设外需持续低迷,则无法注资台湾生产。换言之,目前存在两个变量,一是去化库存速度,二是外需何时回升。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