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抗药性没时间了!《巴斯德法案》为什么被当作唯一解决方案?

抗生素是一种杀死细菌或减缓生长的药物,1940年代以来一直是医学支柱,但随着细菌进化反击,已可防止抗生素进入细胞,使抗生素抗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因此美国国会提出《巴斯德法案》(Pasteur act)应对。

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研究统计,全球每年因抗生素抗药性失去生命的人数达127万,并导致每年超过4.8万名美国人死亡,所有抗药性细菌中,称为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致命,几乎对所有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鼓励药厂开发新抗生素是否为最佳方法仍有待商确,但可确定有种方法能打击抗生素抗药性,就是更谨慎使用药物,因美国抗生素开发陷入停滞,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核准的最后一类新抗生素是1984年。

抗生素抗药性危机早已发生,但全世界开发中新抗生素只有43种,且因开发药物失败率高,国际药厂纷纷选择放弃抗生素,因经济学家估计任何新药推向市场需要花费14亿美元,包括新抗生素,但抗生素用量没有心血管药物大,也没有新癌症疗法价格高。

正因如此,美国国会议员提出《巴斯德法案》,承诺几年内投资60亿美元,制定开发新抗生素的订阅模式,未来各国政府通过契约一次性付款,就能得到足够新抗生素,且不受限用量,但有反对声浪认为这个法案就是给药厂的空白支票。

由于抗生素抗药性危机十分急迫,美国传染病学会和超过150个组织都将《巴斯德法案》视为对付抗药性的重要工具,期盼法案能促进抗生素临床环境适当使用,确保抗生素有效性,并让医师治疗病患有药可用,否则当所有药物都用完却没用,那真的很可怕。

(首图来源:Flickr/Chris Potter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