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睡愈不饱?科学家解释,很多愈睡愈累的状况,可能是你忽略了这些小细节。
在人生汲汲营营、为了生活而打拼、忙得不可开交的匆匆岁月里,睡眠总是现代人最缺乏的事,在一天24小时扣掉工作、休憩的时间中,睡眠的时间往往总是所剩无几,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假日、连续假期时,你我总是会用力补眠、大睡特睡的主因之一。
然而,很多时刻,你可能会发觉怎么愈睡愈不饱,平日工作可能睡满5、6小时就能奋战一天的自己,却在假日睡了12小时后依然觉得疲惫不堪,反而睡了愈多,还特别的累,往往更加无精打采,有时候还会引发头痛。
睡眠专家、迈克尔布鲁斯(Michael J. Breus)博士说,没有什么事情,比想要通过休息来补眠,结果愈睡愈累的状况更令人沮丧了。有时,稍微的小憩确许可以让过度劳累的身体恢复活力,但偶尔却会让情况变得更糟──为什么会这样?更重要的是,人们该如何避免这样的状况?
昼夜节律的生理时钟现象
每一个人的睡眠、清醒周期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Source:pixabay)
事实上,一个人的睡眠、清醒周期遵循着一种规律的模式,而当你睡得“太多”时,这种模式就会被迫改变。《HuffPost》报道,这种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一种生理现象,以自发性、持续性,呈现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
而昼夜节律不只发生在动物身上,科学家发现,无论是植物、真菌等细胞,都被观察到有类似生理变化,驱动这个机制的是昼夜振荡器(circadian oscillator)的影响,它能改变体内的温度变化、褪黑激素的分泌,也会影响血压、反应和协调性。
科学家表示,一旦昼夜节律这种生理时钟开始“报错时间”,人们就会开始感到昏昏沉沉、疲劳和睡眠周期被打乱,因为你的身体无法在正确的时间点适应应该要做的事,当出现这种差异时,其实和出国时的时差反应非常类似。
如果想要同步身体和精神上的时间,人体会每24小时拥有一种“重置”按钮,这可以通过照射阳光、动动筋骨来做到这一点。专家说,“当你想要保持警觉和清醒,但身体却感到十分疲累时,可以通过暴露在阳光下来改善这一点,像是在户外动动10分钟,重新调整自己,这是一种很好的机制。”
睡眠中的周期与循环
科学家解释,人类的睡眠中有一个周期,一般来说,周期会持续个80至120分钟,而普通人在一次的睡眠中会有5个这样的周期,总计睡眠时间约7至8个小时。
当你赖床时,等于正在延长睡眠的周期数量,接着在一个周期的中间醒来──如果这个睡眠的中间正好是深度睡眠或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阶段,醒来时的感觉会特别糟。
所谓的快速动眼期,是指在此睡眠阶段中,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身体几乎只有脑干与脑电波在活动,其他的生理激素如组织胺、血清素都会进入消失的状态,那些能感受到栩栩如生的梦境,也几乎是在此时发生的。
研究发现,若经常在快速动眼期起床,会导致心理紊乱、焦虑、烦躁,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心神不宁等,这也是愈睡愈累的关键主因之一。
如何能避免愈睡愈累的情况发生?
维持规律的睡眠,是维系生理时钟标准的关键。(Source:pixabay)
专家分享,如果要避免这种为了补眠,结果睡起来更累的状况发生,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保持在同一个时间睡眠和起床,包括周末。
如果人体有个规律的时间可以遵循,那么生理时钟的周期就会调整,“关键是你的起床时间,如果你熬夜了两个小时,不代表你应该多睡两个小时,应该尽可能保持同一个起床时间。”
此外,在早晨时晒晒窗外的阳光、安排在早上做个小型的运动等,都能帮助提振精神。
午睡的时间掌控非常的重要
专家表示,对上班族来说,能在中午小睡一会,是个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但睡眠时间请必须控制在30分钟内或者90分钟以上,因为如果你的午休睡眠时间会超过30分钟但不满90分钟,你势必会在进入睡眠周期深处时醒来,导致精神更加昏沉、失去了午休的用意。
这也代表对办公室的上班族来说,午睡控制在30分钟内是最有效率的。
而下午2时至3时以后,如果可以,专家建议也避免摄取咖啡因,因为这都会让人在晚上睡眠时影响睡眠品质,造成失眠、难以入睡,等到真正进入深度睡眠时间也已经快天亮了。
小心潜在的睡眠障碍
科学家表示,如果上述的情形你都没有发生、或者有确实改善,但依然愈睡愈累的状况,就要小心是否有睡眠障碍的问题。因为睡眠障碍有可能让人在睡了7、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后依然感觉精神不振,那关键可能在于睡眠的质量而非数量。
这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
“想象一下,你实际停止呼吸10秒20秒、30秒,接着你大力喘口气,仿佛是人生最后一口气那般用力,接着这个循环重复一遍又一遍,乃至于整夜。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你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发生了。”
直到早上,患者会因为口干、头痛和宿醉感醒来,也可能感到疲累、困顿、注意力丧失等,这是因为大脑缺氧产生的状况。
此外,也有一些人会有睡眠抽筋的状况,这些小动作可能在潜意识中会在一个晚上内发生数百次,睡得愈多,自然感觉会愈糟。
因此,如何控制好自己的睡眠时间,并咨询医生相关状况,也许能获得对自己最有益的睡眠品质。
(首图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