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共同创办人摩尔(Gordon Moore)(首图左)今天辞世,专家表示,摩尔定律勾勒出具高度视野和远见的大方向预测,半导体业实际运营落实执行,证明摩尔定律存在,成为每2年产生集成电路技术革新升级的新标杆。
预期未来,专家预期,包括3D IC等异质集成或是小芯片(chiplet)技术、新时代半导体材料、晶体管架构技术革新3大方向,均有助摩尔定律延续。
英特尔(Intel)今天宣布,共同创办人摩尔辞世,享耆寿94岁。摩尔在1965年撰文提到,集成电路发明以来,由于科技进步,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年会增加1倍。
他预言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人称“摩尔定律”(Moore’s Law),后来修正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约每18至24个月便会增加1倍,摩尔定律也成为半导体制程技术推进速度的遵循依据,预测计算机运算能力将在数十年间稳定增长。
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研究总监杨瑞临表示,摩尔当时观察半导体产业将近10年,才提出初步的摩尔定律,之后业界将摩尔定律修正与调整。
分析摩尔定律的重要性,杨瑞临表示,摩尔掌握到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脉络,勾勒出具有高度视野和远见的大方向预测,让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经营者和专业技术团队有迹可循,为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指引出长远可预期的目标。
实际运行上,杨瑞临表示,包括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在内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界群体,加上半导体供应链及厂商在材料、制造与设备等环节的通力合作,摩尔定律得以在半导体产业实际运营中落实执行,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技术发展,证明摩尔定律存在,进一步惠及全球人民的生活品质。
杨瑞临指出,摩尔定律也让半导体产业每2年“自然而然”产生集成电路技术革新升级,摩尔定律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像是北极星,有微妙地引领作用。
随着半导体高端制程更趋微细化,逐步进入下一时代2纳米阶段,部分看法认为摩尔定律推进速度趋缓、甚至有“摩尔定律已死”的说法,不过杨瑞临对摩尔定律日后发展仍深具信心。
他指出,有3大技术发展带动摩尔定律延续,包括3D IC等异质集成或是小芯片(chiplet)技术,以及新时代半导体材料,加上晶体管架构技术革新等。
他举例说明,晶体管架构技术和异质集成技术通过模拟方式得以进一步革新,不仅带动人工智能(AI)算法,也落实下时代晶体管和异质集成封装的生产可能性,打破了既有半导体制造的框架,AI算法也加重数学专家在新一代半导体制造的角色,这些进程均有助摩尔定律延续。
(首图来源:英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