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发现四个最遥远的星系

新研究宣称,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迄今观测到四个最遥远的星系,其中一个在宇宙大爆炸后仅3.2亿年就形成,当时宇宙还处于婴儿时期。

自从去年激活,韦伯望远镜已带来大量科学发现,由于更深入观察宇宙遥远区域,最遥远星系的光到达地球时,波长已被宇宙膨胀拉伸,并转移到光谱的红外光区域。韦伯望远镜NIRCam仪器有前所未有的探测红外光能力,能快速发现从未见过的星系,其中一些可能重塑天文学家对早期宇宙的理解。

《自然天文学》期刊发布的两项研究,天文学家明确探测到有史以来最遥远的四个星系。这些星系可追溯至13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3亿到5亿年,当时宇宙年龄仅目前2%,代表这些星系来自所谓“再电离时期”(the epoch of reionization),据信是第一批恒星出现期,紧接宇宙大爆炸后的宇宙黑暗时期。

有史以来观测到四个最遥远的星系(Robertson等,Nature Astronomy,2023年)。(Source:Nature)

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两项研究的共同作者Stephane Charlot指出,最遥远的星系(jade-gs-z13-0)在宇宙大爆炸后3.2亿年形成,是天文学家观测到最远程离。还证实jade-gs-z10-0可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后4.5亿年,此星系之前曾被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四个星系质量都非常小,约1亿个太阳质量。相较之下,银河系质量约太阳1.5兆倍。他补充,这些星系金属含量非常低,和宇宙学标准模型一致,模型认为离宇宙大爆炸越近,金属形成时间就越短。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