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票开到半夜,我们有最新的七纳米,却用最原始的计票方式,我们是不是真的很落伍?”钰创董事长卢超群,在2018半导体年会的提问,点出了台湾半导体技术发展的断层:AI应用没有真正落地。
台湾半导体协会(TSIA)于新竹国宾酒店举办之“2018 TSIA年会暨AI时代的挑战与机会”论坛,适逢IC设计60周年,大会做足声势,请来副总统陈建仁与科技部部长陈良基莅临开幕,更邀来Google台湾区董事长简立锋、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益肇、与中研院院士孔祥重进行演讲与对谈,畅谈台湾科技与半导体的下一步。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5G与AI才能开拓新的蓝海。”
卢超群感叹说,台湾有最先进的七纳米制程,但上周选举计票到凌晨2点,还得用画正字计票,显示AI没有真正落地,否则投票箱票一拿出来应该就可计票,他直言科技没有导入真正该决策的点,比方人不在台湾也可以科技技术投票,否则2020年投票开票可能要拖到凌晨4点。
AI是动词,自动驾驶汽车是半导体下一战场
“AI不是名词或形容词,而是动词。”简立峰表示AI无所不在,它不是一个既有的服务,而是要通过技术与数据,集成软硬件才得以发生。
2018半导体年会上,简立峰表示,AI无所不在,它是不是名词与形容词,而是动词。
20年来台湾创业难有人成功,是因为台湾市场数据规模小,很容易就玩完了;与其玩数据,不如回到半导体的硬件优势上,与会的中研院院士孔祥重则认为:“AI与半导体的机会,就在Device(设备)上。”
目前讲的AI,都偏重在云计算运算,但配合的终端设备也同样重要,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张益肇指出,因为不能保证行驶的区域都有网络,因此脱机功能的芯片显得极为重要,此外还可以衍伸出其他商机,像是不需驾驶之后,娱乐需求兴起,5G或是广告推送等,将为行业、社会、与交通带来新的革命。
AI三大商机,政府推“射月计划”抢滩
简立峰将目前AI的应用分为三大部分:云计算的AI、终端设备上的AI、芯片上的AI,每一部分台湾都有机会。
云计算服务产值将近2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幅度快速成长,从终端设备收集大海量数据,若要使机器能自动学习,CPU势必得特别设计产制;而终端设备上,加强运算与信息保护功能,也需要微处理器等半导体的加入;在芯片设计上,因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崛起,脱机功能的芯片(off-line)与其他传感器(sensor)的需求也是后势看涨。
简立峰强调,AI在跨领域集成上极为重要,尤其在医疗、制造业、商业领域上。他提到Google推出CPR机器人,能让医生远程控制机器人,AI依现场信息做出判断,让医生进行急救。
面对AI的角色日渐重要,科技部在6月推出“半导体射月计划”,扶植AI研究并补助采用AI科技之企业,早在5月也推出AI超级计算机“台湾衫”,不难看出政府积极转型至AI与量子运算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