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不过 Facebook,LINE、Kakao、微信用金融服务当区域霸主

你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在用LINE 跟微信吗?说到社群软件,都是由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等美系企业三分天下,尤其行动市场崛起的东南亚,更是由前三者把持,纵使日本LINE、韩国Kakao、中国腾讯的微信,都在各自的区域享有龙头市场占有,但要出海并不容易。

《日经》分析LINE、 Kakao、腾讯3 家企业,指出他们不跟美系企业相争,反而利用在各自区域累积的庞大数据,推出金融或交通等增值服务,社群媒体变身成为银行或司机,在美系企业挤压下,找到另一个生存空间。

LINE 成立网银,誓言成为来日旅客支付霸主

先从国人最熟悉的LINE 讲起,由韩国网络巨擘Naver 成立的LINE,总公司位于东京涩谷,日本、台湾、泰国、印尼的社交App 中,LINE 都是第一把交椅。

首席执行官出泽刚表示,LINE 并没有开疆辟土征服世界的野心,“而是打造一个兼具所有服务的平台”。 2014 年底 LINE Pay 上线正式涉足移动支付,4 年来开花结果,根据资策会研究指出,2017 年 LINE Pay 为台湾人们最常使用的支付工具,占 25%。而日前LINE 总部还推出“LINE Pay 全球联盟计划”,串联台湾、泰国、印尼用户,目标成为入境日本旅客使用率最高的支付软件之外,还与微信和韩国Naver Pay 合作,吸纳更多用户。

移动支付漂亮过关,接下来便是创建自己的金融机构。 2018 年11 月与瑞穗银行合作,宣布成立个人征信单位“LINE Credit”,2019 年春天成立“LINE Bank”,计划推动纯网银、线上无担保借贷服务,等主管机关审核后,2020 年便能正式上线。

LINE 于2014 年底推出LINE Pay,正式涉足移动支付;2018 年11月宣布与瑞穗银行合作,2019 年推出纯网银LINE Bank。 (Source:LINE)

Kakao称霸韩网银、交通,出海却吃鳖

日本由LINE 称王,韩国则由Kakao 把持。旗下的社交软件 Kakao Talk 在韩国使用率超过 95%,自然给了 Kakao 切入其他服务的利基。 2014 年 9 月推出 Kakao Pay,除了线上付款之外,还替用户自动找出最优惠信用卡的功能,至 2017 年已经有 1,400 万名用户,而 6 成以上用户为女性。

Kakao 纯网银 Kakao Bank 在 2017 年上线,股东成员还包括韩国国民银行、eBay、腾讯。而Kakao Bank 在7 月底开张,不到5 天就抢到100 万新开户数,主要是Kakao 大方让利,除了开户立即获得300 万韩元(约新台币8.7 万元)透支贷款,所有交易费比起商业银行,起码少了十分之一。

金融服务表现出色,Kakao 的交通业务在韩国的渗透率也很高,叫车软件Kakao Taxi 在韩国有1,700 万名会员,相当于韩国三分之一人口,现在连在日本都能使用。这也给了 Kakao 进军海外的野心。

Kakao 的执行副总Bae Jae-hyun 说:“我们从一个聊天软件开始,发展到后来成为金融平台,接下来就是海外市场。”只不过海外用户不给面子,2015 年Kakao购并在印尼很受欢迎的美国社交软件Path,企图在东南亚试点,但随着Path 在2018 年停止运营,这场海外布局便无疾而终。

游戏版号危机后,腾讯恐失支付财

与上述两者相同,中国的微信也有走不出去的状况。母公司腾讯每个月有至少 90%、10 亿活络用户来自中国,仅有 5% 来自海外。

但腾讯家大业大,除了微信,影音游戏、视频串流、电子支付等服务加起来,让腾讯成为市值排名世界前五大的企业。尤其游戏更是腾讯的摇钱树,营收占整体的 40%。

2018 年3 月中国政府以机构改革为由,游戏版号的发布全面暂停,导致游戏无法上线运营,到12 月为止腾讯股价跌幅超过24%,虽然中国在12 月宣布恢复版号发布,给市场一剂强心针,但《日经》仍认为,依赖国家机器所控制的单一市场,实在太过危险。

另外,腾讯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各占中国移动支付两大山头。而中国采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所产生的利息变得相当可观,根据中国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薛洪言的分析,两间分别产生的备付金应该分别在6,000 亿人民币、4,000 亿人民币左右,便有人戏称“躺着都能赚”。不过中国政府下令,2019 年 1 月要全面接管备付金,腾讯除了游戏这条路被掐着脖子,支付的路看来也不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