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发起“低成本”连名功能,强化政府与民间沟通效率

根据TechCrunch报导,Facebook即将在美国推出类似于请愿的新功能“社区行动”(Community Actions),旨在让用户可以在发起政策连名时更快地累积支持的人气,加速民间与政府间的交互效率。

Facebook“社区行动”新功能,旨在加强民间与政府的交互

新的“社区行动”功能类似于在Facebook上创建活动页面,发起人可以在这个新的请愿页面上标记相关的政府官员或组织,点击“支持”的用户则可以进一步在此页面的讨论流中留言或打开新话题。虽然请愿页面上会显示总支持人数,但除了自己的好友及公开的Facebook粉丝专页以外,一般用户不会看到详细的支持者名单。

针对新功能,Facebook已开放数个团体于全美各地创建社区行动页面。不过目前尚未有造成病毒传播的请愿连名活动出现。

这些新功能的推出,本意为加强从下而上的社区改变。 “社区行动”功能省去一般连名时所需要的繁复手续,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一般用户对某个议题表态所需的成本,在组织动员方面也将为许多倡议团体提供很大的帮助。为测试这项新功能,已有数个团体提前在Facebook上创建了如暂停钻油工程和创建社区表演中心等的社区行动页面。

“脸书式连名”低成本动员的特色,会变成民粹的温床吗?

然而,这个新功能一方面虽能提升个人及团体的组织动员能力,另一方面也提供有心人恶意散播不实消息及仇恨语言的破口。在假新闻逐渐变成各国政府所注重的国安问题的情势下,若要完善这项功能,Facebook必须设置合适的规则及审查机制,不要让新功能沦为议题操作的民粹工具。此外,由于目前只有按下“支持”的用户可以在页面上留言,如何杜绝假帐号和网军的攻击,也是一大考验。

近年来爆发的剑桥分析事件、美国总统选举通俄门事件都证实了Facebook信息的有利可图。要如何不让新功能成为有心人的操作工具,还需要Facebook严格把关。

虽然Facebook官方表示“社区行动”的初步测试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正式推出后若有哪些议题窜红而得到全国性的关注,那么Facebook就必须承担起责任,让这项新功能可以真正成为民间与政府彼此交流的桥梁,而不是再次撕裂社会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