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基本收入的想法最早出于汤玛斯·摩尔(Thomas More)于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至今已经503 年之久,不过这个古老想法,近年来成为流行主张,有乐观的学者甚至认为无条件基本收入不但能顾及基本生活,还能促进就业动机。为了证实这主张是不是真的,芬兰从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抽签选出 2,000 人,进行无条件基本收入的社会实验,结果呢?
相对目前世界各国主流的社会福利,多半是提供有条件的津贴,或是无条件的服务,如免费教育、医保与免费交通等,所谓无条件基本收入,就是不需任何条件,例如不用缴过社保,就每个月无条件发给一定津贴。
过去社会主义者认为人必须要有基本收入才能生活,因此主张基本工资,但是基本工资有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基本工资超过该员的生产力,企业不雇用,收入就变成零,更无法生活。无条件基本收入的想法,弥补了这个问题,因为不管有没有工作都会得到基本收入,且是来自社会福利并非要求企业给给,如此一来,企业也不用因为工资低于基本工资就不雇用。
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许多长期失业,因为没有收入,必须到处找工作、打零工,反而没有时间进修,学习新技能,所以更难找工作,有了无条件基本收入以后,他们没有生活压力,就能好好规划学习新技能。因此,这些学者提出:无条件基本工资还能改善失业率。
真有这么神奇?这违反了传统的市场观点,一般观点认为,若无条件就能得到钱,那就没有工作的动机,所以失业率当然不会改善。
无益改善失业率
到底谁是对的?做个实验吧!芬兰以外,全球还有几个地方也在进行类似实验,包括荷兰乌特勒支的实验将到2019 年10 月;西肯尼亚一个村庄实验给给每个月22 美元基本收入,直到2028 年;意大利政府也正研究“公民收入”政策。
芬兰是欧洲第一个实验无条件基本收入的国家,由芬兰社会保险局(Kela)进行,自2017 年1 月起,至2018 年12 月止,乱数挑出2,000 个失业的芬兰人,给给每个月560 欧元。如今 2 年实验已经期满,实验结果到底如何?
无庸置疑的,每个月多一笔钱,让实验者都更快乐,但是,就改善失业率来说,实验者与其他没有无条件基本收入的失企业相比,找到工作的机率没有增加。受试者表示,2 年下来还是一样失业,虽然无条件基本收入在心理上的确有改善生活,但是在财务上,没什么作用。
看来可说无条件基本主张者错了,传统的市场观念比较正确。不过,芬兰政府的正式原因分析报告,要到 2020 年才会出版。芬兰社会保险局表示,实验并没有所谓成功或失败,无论实验结果如何,都给了我们先前没有的宝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