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是中国崛起最快速的咖啡连锁店之一,它曾秉着“打败星巴克,改其中国第一连锁咖啡店”的旗帜,在短时间内开了上千家分店。然而在光鲜亮丽外表的背后,却是一段烧钱的辛酸史。据经济日报报导 ,瑞幸咖啡近日被中国企业调查网站天眼查爆料,已负债4,500 万人民币。
高流量的背后,瑞幸咖啡烧了不少钱
瑞幸咖啡又称小蓝杯咖啡,以便宜、赠杯多、营销活动高流量响亮称着。 2018 年年初创立;走进市场不到一年,已于中国布局 800 多间门店,销售杯数突破 1,800 万,增长速度实在惊人。瑞幸咖啡的目标是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强咖啡连锁店。它于 2018 年 8 月的记者会上曾说,瑞幸咖啡预计在 2022 年拓展至 6,000 家门店,反转星巴克在中国 3,000 家店的情形。
瑞幸咖啡声势浩大,但排场丰富想必得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持。瑞幸咖啡为了开分店,面对结盟开店提供优惠补助,且时不时就推出买一送二、买五送五等对消费者诱惑力高的超值活动。据报导 ,瑞幸开店至去年8 月光在开店成本上就烧了10 亿人民币。
中国近乎所有门店的机器全遭抵押
经济日报报导指出 ,天眼查4 月工商公开数据披露,瑞幸咖啡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现在已负债 4,500 万人民币。而瑞幸的动产抵押物遍及中国,几乎所有门店的咖啡机、奶箱、粉仓都抵押了。
编按:融资租赁代表瑞幸咖啡将机器抵押给他人,然后借由每个月付租金使用器材。
瑞幸咖啡相比星巴克来得便宜,所以成为消费者的最爱。不过,当咖啡便宜到能让人畅饮,企业就得负担庞大的金融负担,也就是一种薄利多销的反噬。瑞幸缺钱的理由很明显,就是来自烧钱办活动、与大量的线下补助去拉客人、拉流量、拉市场目光,最后这成为一种循环,先融资,融资的钱拿来支撑昂贵的商业模式,钱没了就再去融资。所以才会看似光明璀璨,但内部却满是焦头烂额的会计师与企业主。
瑞幸咖啡烧钱可以,但如今面临抵押的局面,瑞幸咖啡不得不开始思考,如果最后没资本烧钱,它还能够能找出另一种商业模式,一种能够稳定获利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