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与安全的崛起,中大型的传统产业不能再原地打转,一定要朝数字转型的方向前进。
戴尔科技集团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麦可·戴尔说的“未来每一家公司都是科技公司”正是最好的写照。
不过,数字转型耗时、耗力,更耗费成本与资源,对背负获利压力以及制度僵化的中大企业来说,自然是心中的痛点。
而思科的前CEO约翰·钱伯斯提出的“企业创业公司参与(Corporate Startup Engagement,CSE)”,让创业公司企业成为中大型企业的创新DNA,是中大型企业迈向数字转型的快速道路之一。
从“大鱼吃小鱼”走向“快鱼吃慢鱼”
“过去是大鱼吃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的产业顾问兼主任周维忠说道。
为了能够加速数字转型的脚步,中大型企业通过创业公司企业获取创新能量,并提供给创业公司资金、市场与资源,打造互利双赢的局面。
这个风潮从国际加速器的业务转型也能看出来,过去加速器从关注创业公司,到开始有人关心“企业创新”,甚至为此设立计划。
举例来说,知名的加速器Techstars、500 STARTUPS都开始关注企业内的加速器,甚至协助企业成立加速器。在2015年,更出现了直接协助企业成立加速器的单位,如FOUNDERS FACTORY就为欧莱雅集团(L’Oréal)成立加速器。
中大型企业从“被动找创业公司”转换成“主动孵化创业公司”。过去从加速器中找寻适合的标的收购、合作,现在则是自己“养小鸡”,并利用母企业的品牌、渠道、资源,加速创业公司小鸡的增长,并与母企业接轨,即早发现潜力创业公司小鸡与提升存活率。
JR东日本、迪士尼自孵创业公司,完整生态圈版图 JR东日本:新设子公司,拓展新服务
JR东日本在1987年随着日本国铁的分拆与民营化而成立,是日本7间JR铁路公司之一,以日本东部为运营范围,为JR集团中运营规模最庞大的公司,在东京首都圈拥有庞大的铁路运输路网。
身为传统企业的代表,JR东日本在成立30周年时喊出“Ticket to Tomorrow”计划,并成立加速器暨孵化器,投入50亿日圆成立子公司及企业创投基金JR东Startups。预计每年招募10-20家创业公司,聚焦在地铁车站、地区观光、旅行接驳与安全运输等领域,目前已投资10家创业公司。

举例来说,JR东日本在旅游科技新服务中,投资了兑换小额外币的Pocket Change、旅游平台WAmzaing,希望提升国外旅客对东京的好感度;车站服务方面,导入移动支付POS系统SHOWCASE GiG,优化旅游体验。
迪士尼:自设加速器,加强旗下IP
迪士尼从1928年创立以来一直以创新闻名,包含第一部具有完全同步声音的卡通片、第一部全彩卡通、第一部动画长片等,迪士尼意识到科技创业公司对于产业带来的颠覆性改变,通过自设加速器积极为旗下四个业务导入新科技。(四大业务:影视娱乐、酒店及度假村、传统网络、消费产品与交互媒体)。
过去2014、2015年迪士尼的加速器由Techstars协助运营,在2016年则改由迪士尼内部部门经营。每年一梯共10家创业公司入选,领域相当广泛,包含各种娱乐、机器人、广告科技。
迪士尼将提供共同工作空间、入选投资金(12万美元)、内部导师与demoday,demoday甚至会在迪士尼旗下abc频道进行直播。

像是程序教育玩具littleBits、Sphero球型机器人、Imperson虚拟人物对话系统等等,各种都是能够结合迪士尼IP的创业公司。除此之外,开发出《堡垒之夜》的团队Epic Games,也曾在2017年加入迪士尼的加速器。
在MIC Forum研讨会上,周维忠也提到,观察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加速器公用点后,可以归纳出三个关键:开放资源、内部导师与资金注资,只有企业能够跟着创业公司共同增长,而非单纯的投资获利出场,在密切的合作下才能真正打造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