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时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利用CRISPR技术编辑胚胎基因的行为,可以说震惊了整个世界。当时他声称自己去掉CCR5蛋白功能的做法,能够帮助婴儿更好地对抗爱滋病。但现在却有研究发现,其举动可能恰恰会缩短实验对象的寿命。根据一篇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者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发布的文章来看,带有两个失去功能CCR5突变基因拷贝的对象,在76岁前死亡的可能性要比其它人群高21 %。
据介绍,此次研究是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超过40万名志愿者的DNA信息和死亡记录。在分析后科学家们推测,CCR5突变群体在面对西尼罗河病毒或流感时,感染的机率会比一般人更高。类似贺建奎创造的那种情况,实验对象平均缩短的寿命可能要达到1.9年。
伯克利分校研究结果的出炉,也意味着贺建奎创造的基因编辑婴儿,未来要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可能远比贺建奎预想的要大。实际上,今年早些时候Cell期刊上也注销过CCR5可能跟脑损伤恢复有关的研究结果。种种迹象都表明,至少在现阶段基因编辑所带来结果还未被完全弄清楚的前提下,对待实际的操作还是应该要慎之又慎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