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带起的“阅后即焚”社群模式,迅速在美国年轻用户之间刮起旋风,目前Facebook家族旗下最重要的三个社群平台(Facebook、Messenger与Instagram)都同时导入限时动态(Stories)功能,在用户贴出动态后的24小时即删除。其中Instagram限时动态的交互率,更是其他Facebook家族平台的10倍之多,但这股趋势,品牌商似乎还没跟上。
“限时动态已经被应用在Facebook家族的各项服务中,而且是爆发式的增长,不仅是在Facebook,在Messenger、Instagram都在增长,”Facebook台湾及香港总经理余怡慧这样说。

限时动态风潮已久,但品牌商还不会用?
余怡慧更进一步提出数据指出,如今在Instagram上,每日有超过5亿用户使用限时动态;在Facebook上也有每日超过3亿用户使用限时动态。每一天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都有超过10亿则限时动态被分享。
限时动态观看方式是使用全面屏翻阅,在大家常用的手机载体上翻阅时,能有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加上有许多的AR滤镜、设计主题可以套用,版面呈现趣味性高。

尽管一般用户都对限时动态的运用非常熟悉,但多数品牌商由于尚未掌握限时动态的操作原则。该如何在短秒数的视频中抓住消费者的目光,是限时动态内容创作的一大考验。
因此,在各种商业考量之下,品牌商依然较常使用一般影音贴文。目前Facebook的800万个广告主中,仅有200万已使用限时动态与消费者沟通,约占四分之一。“限时动态对广告主来说是很重要的趋势,但很多广告主仍习惯使用一般影音,而不是限时动态,”余怡慧说。
限时动态交互率高?内容品质仍是关键
但已有少数品牌抓住限时动态的浪潮,华硕在2018年全球性的ZenBook及ZenFone 5营销活动中,除了通过知名代言人盖儿加朵、孔刘、摇滚团体OK GO创造话题外,更通过科学性方式严谨关注测量成效、关注品牌触及,运用更适宜移动设备的创意素材,将品牌消息传递至目标受众。

华硕计算机全球社群媒体经理李德信提到,以华硕的经验来看,在不投放广告的自然触及(Organic Reach)状况下,与整体Facebook Group的版位(包含Facebook贴文、Facebook Banner、Instagram贴文等)相比, Instagram限时动态的交互率可以高5到10倍 。
“所有东西都跟内容有关,当然高品质的内容效果都会很好,”李德信强调,Instagram限时动态交互率能比整体Facebook Group版位高多少,内容品质才是最大关键。他进一步说明,“为了要上到不同平台,从内容的尺寸(Dimension)就会不一样,我们也针对每个产品的特性定制化,才能达到更多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