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比太阳闪焰还要强百倍的“超级闪焰”,通常出现在年轻、活跃的恒星身上,但科学家现在证实,我们那年长温顺的太阳,依然有可能发这么一场大脾气,并且最快下个世纪就会遇上。
太阳闪焰是个很普遍的天文现象,其发生频率随着11年活动周期变动,在活跃期间,太阳一天可以喷发数个闪焰,而宁静期时可能一星期喷发不到1个。
我们都知道太阳已经是个46亿岁的中年人,其闪焰和年轻恒星释放的超级闪焰(superflare)相比,可以说相当温和无害,随便一道超级闪焰带来之能量,就比现代地球记录的任何太阳闪焰都要强大几百~几千倍。
但这就代表太阳脾气会一直好下去吗?不,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天文学家Yuta Notsu领导的团队,在监测数十颗恒星后得到一个让人不安的结论:像太阳这样的中年恒星,也可能每2,000~3,000年就爆发一次超级闪焰,能量比迄今为止最强大的闪焰事件还要可怕100倍。
研究数据来自监测约15万颗恒星亮度变化的克卜勒太空望远镜(已退役)。当一颗恒星的亮度有所下降时,就说明可能有颗行星正巧经过恒星前方(从观测角度来看),科学家便利用亮度变化的数据来搜索系外行星。
当然,除了找出系外行星,科学家也能利用克卜勒太空望远镜收集有关恒星耀斑的消息,如果一颗恒星爆发超级闪焰,它们会忽然变得极其明亮,亮度比平常提高20倍、光度增加1000倍,最少持续几个小时~一个星期。
年轻恒星由于旋转速度快,较容易产生强大超级闪焰,平均一个星期就1个,但像太阳这种中年恒星,科学家原本不确定是否还有机会爆发超级闪焰。Yuta Notsu团队于是从数千颗恒星中缩小范围,挑出43颗与太阳差不多年纪的恒星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太阳依然有机会喷发超级闪焰。
1859年时,地球经历了有纪录以来最强大的太阳风暴“卡灵顿事件”,当年全球各地都看见了极光(北极光向南延伸到夏威夷,南极光向北延伸到智利),电报塔架发出火花,电报机全自发性起火——而一场超级闪焰的威力是卡灵顿事件的100倍,一比之下后者只是小儿科。
虽然科学家目前无法预测太阳什么时候会爆发超级闪焰,但根据周期推论,或许最快下个世纪的人们就可能不幸遇上,届时,所有电子设备都可能被高能辐射摧毁。新论文发布在《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