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商业化更进一步?全新染料敏化太阳能效率已达10.7%

兼具环保与制造成本低的染料敏化太阳能(DSSC),何时才能抵达商业化?最近日本京都大学通过全新的分子染料,成功将转换效率提高至10.7%,团队声称,进一步改进染料后,有机会将DSSC转换效率提高至商业化标准的15%。

目前DSSC还处在实验室研发阶段,为制造成本较低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多是由光敏电极和电解质所构成的半导体。而有别于主流晶体硅太阳能,DSSC优点在于原料成本低、制程简易,再加上可通过喷涂或是印刷等简易技术,对可挠式太阳能、穿戴式设备都大有帮助,可说是太阳光电技术后起之秀。

DSSC原理是利用“染料”来吸收阳光并转移电子,当染料吸收光后,被激发的电子会进入底下的二氧化钛半导体(光电极),其中二氧化钛层具有纳米大小的孔洞,可以提高表面积并吸附更多的染料,进而提升电流值,而剩下的染料会再通过催化剂与电解质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的电子会使染料分子还原,最终完成循环。

在该过程中,染料性能居关键地位,更是科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过去各界多看好芳香环(aromatic ring)与紫质(porphyrin)组合,这种配方能转换更多红光,先前转换效率也曾抵达13%纪录。只不过研发新太阳能技术总是不容易,科学家发现电子处于激发态的时间过短,也很容易聚合,难成气候。

(Source:京都大学)

对此,京都大学团队决定开发全新染料,他们将紫质与亚甲基桥接材料(methylene bridged material)相融合,打造出新型的分子染料DfZnP-iPr,研究指出,这不仅将转换效率提升至10.7%,也能克服电子激发时间短等缺点。

团队认为未来进一步优化材料后,能将转换效率提升至15%,抵达商业化门槛。

随着气候变迁愈加严峻,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化石燃料污染与环境议题,科学家得更努力改善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再生能源性能,加速能源转型并降低碳排放,京都大学集成细胞材料科学研究所(iCeMS)教授今堀博(Hiroshi Imahori)表示,如今团队已顺利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未来也会进一步探索芳香族紫质染料,再度突破DSSC历史纪录。目前研究已发布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