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最新研究,全球平均每人每周都会摄取约5克的塑胶微粒,等同于每人每周吃下一张信用卡。
全球三分之一塑胶成为环境污染物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201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生产超过3亿3,000万吨的塑胶,而这个产量会在2050年增加两倍。由于塑胶往往被用于抛弃式产品,几乎75%的塑胶最终都会成为塑胶垃圾,其中,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也就是1亿吨的塑胶垃圾会进入自然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从食物到空气塑胶微粒无所不在
随着塑胶垃圾污染议题获得越来越高的重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科学家投入研究全球塑胶污染问题。2014年开始,科学家发现塑胶垃圾分解后形成的塑胶微粒几乎无所不在,已经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河川、海洋、海鲜食物、海洋生物、饮用水、啤酒、贝类、海盐、空气……科学家都已在这些地方发现到含量惊人的塑胶微粒。
每人每周吞下一张信用卡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总结,塑胶微粒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事实上,全球平均下来,每人每周都会从各种来源摄取到约2,000单位、共5克的塑胶微粒,等同于每人每周都会吃掉一张信用卡。
该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每人每周摄取约5克的塑胶微粒,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于饮用水,而且以瓶装水为大宗。(Source:pixabay)
塑胶微粒是全球性问题
这份研究报告由澳洲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负责,主要研究者之一塞娜蒂拉贾(Kala Senathirajah)告诉CNN:“塑胶微粒是全球性问题。即使部分国家可以完全解决国内的塑胶垃圾问题,也不代表他们能免于塑胶微粒的侵害,因为塑胶微粒可以从其他渠道进入人们的生活。”
喝水是主要塑胶摄取渠道
该报告深入了解了目前存在的52份关于全球塑胶微粒摄取的研究后指出,人们摄取塑胶微粒的主要来源是饮用水。该报告发现,一个人每周平均会从饮用水中摄取1,789单位的塑胶微粒,无论饮用的是瓶装水还是自来水。
美国饮用水塑胶含量最高
不过,报告也表示,每个人实际会从饮用水中摄取的塑胶微粒量会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举例而言,美国和印度的饮用水塑胶微粒含量就比欧洲和印尼的多上一倍。同样于本月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指出,每年每一位美国人平均会通过饮食与呼吸摄取7万4,000到12万1,000单位的塑胶微粒,而那些只喝瓶装水的人每年则会摄取高达9万单位的塑胶微粒。
现存研究仍有大量不足之处
不过,报告也提到“因现存的研究证据有限,而仍有其限制与不足”,数项缺乏研究的关键数据包含“自然环境中塑胶微粒的重量与大小范围”。

科学家呼吁,万一未来的研究证实塑胶微粒会危害人体健康,现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尽早拟订、实施减塑措施。(Source:pixabay)
塑胶微粒对健康影响仍未知
即使科学家为塑胶微粒潜藏的人体健康威胁感到忧心,目前的现况仍看不出塑胶污染真正会造成的影响。英国国家海洋中心的兰匹特(Richard Lampitt)教授告诉CNN,因为目前没有人知道塑胶微粒可能会造成哪些健康隐忧,要评估塑胶微粒摄取量的严重性也不知从何做起。
必须进行更多研究才能有效评估
“塑胶可能造成的健康伤害仍然是个未知问题”,兰匹特教授说:“塑胶本身并不是个有伤害性的物质,但是它有很大的隐忧会造成伤害。”他补充,科学家仍需执行更多研究,才能更了解摄取塑胶潜在的长期影响。
移除环境中的塑胶微粒是天方夜谭
然而,若研究结果最后证实塑胶微粒会威胁到人体健康,要完全铲除环境的塑胶微粒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我们不可能说清除就清除”,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保育执行总监普拉卡什曼尼(Kavita Prakash-Mani)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从根本解决塑胶垃圾的问题,停止让塑胶垃圾流入自然环境。”
她强调,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当地政府、企业,拟定并执行减塑计划才是最优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