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使用无线电导航的自动着陆系统(autoland)一直是商用客机的特色,但德国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实验光学定位系统,成功在测试飞行中让四人座小客机自行着陆。
在商用飞机和其他大型飞机上,自动着陆主要是运用仪表着陆系统(ILS)进行,架设于机场附近的驶向台会发出无线电信号,告知飞机跑道的相对位置,依指令修正驶向后飞机便可通过机上的自动驾驶仪来引导飞机降落。
虽然也存在其他类型的自动着陆系统能实现极高的精确度,甚至能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着陆,但它们通常还要求跑道配备复杂且昂贵的基础设施,对于小型机场来说并不适用。
为了实现全自动飞机着陆系统的梦想,慕尼黑技术大学(TUM)团队正在开发一种替代系统“C2Land”,概念上与ILS大致相同,但因为是使用光学定位系统和GPS信号进行飞行控制,C2Land并不需要任何地面设施的设置,同时配备的视觉系统还能协助处理可见光和红外线,防止阳光、雾霾或雾气影响曝光率,让C2Land能够识别跑道并计算着陆进场的虚拟滑行路径。
在5月进行的试飞中,团队也证明了系统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从团队公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搭载C2Land系统的改装Diamond DA42飞机自动着陆的过程,如视频所示,测试飞行员Thomas Wimmer在着陆期间并未控制飞机,而是让自动化系统处理整个进场和着陆。
据Wimmer的说法,从距离机场很远的地方开始,相机镜头就已经侦测到跑到的位置,接着系统在完全自动化的基础上准确对准跑道的中心线引导飞机着陆进场。
这并不是第一次完全由飞机系统自主着陆,据了解,至少有一个实验性的波音原型机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但不同的是,这些实验多半处于非常受控的环境中,相较之下,TUM的测试飞行更像是小型飞机的实际着陆情况。
以目前来说,C2Land的开发还在早期阶段,可想而知在系统能够正式登场以前还会需要一点发展时间,但这也是航空产业发展的方式。如果真的能够顺利走入应用,对于提升航空安全来说,将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首图来源:TUMuenchen视频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