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锂电池回收高于预期,中国与韩国为幕后功臣

随着电动汽车崛起、科技3C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未来除了电池用量与日俱增,我们也会获得更多、更多的电池废弃物,先前产业人士便分析,预估到2030年全世界会有每年会产出220万吨的废弃锂电池,面对庞大的锂电池废弃物,各国准备好了吗?

 

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车厂投入电动汽车研发,而最近也将迎来电动汽车电池退役潮,现在可说是展开电池回收研究最佳时机,不仅能避免电池环境污染,还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进口依赖。

英国能源咨询公司循环储能产能预测(Circular Energy Storage)从整理来自各国约50家锂离子回收公司的数据中,发现2018年共全球回收9.7万吨的电池,而大多数回收厂与实验室都在中国、韩国、欧洲、日本与美加等地,其中中国和韩国由于电池收购价或奖励的价格更高,已经成为电池回收大户,占比高达70%,中国去年共回收6.7万吨电池,韩国则居次回收约1.8万吨。

显然锂电池回收的比率已超出预期,全球回收锂离子电池的厂商有70%以上是来自中国和韩国厂商,而在近10万吨的电池中,大约都已达到预期寿命(End-of-life)的一半,循环储能产能预测总监Hans Eric Melin也发现,这些电池大多已经放超过3年,已超过欧盟计算的回收率(collection rate)底线,这代表着有人认为比起把电池丢入垃圾掩埋厂,让电池继续待在设备中,最后再合法出口的收益更好。

Melin表示,目前各地还是有在做锂电池回收,只不过不一定是在当地。

而这也并不代表当地没有回收技术,有时候可能缺乏整体、大规模的回收规划,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材料与使用周期专家Linda L. Gaines便指出,回收率低的原因有可能是回收技术、经济、物流与管理缺出现问题。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演变成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问题。现在电池产业缺乏经济效益高的回收路径,不少研究员与制造商也并未关注电池回收议题,可能比较关心降低成本、延长寿命与提高充电容量等目标。

Melin也指出,目前也有许多回收厂商成功通过新工艺使废弃电池重生,将材料应用在新电池中,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但欧美等国的挑战在于:如何获得废弃电池?相较欧洲与美国市场,亚洲废弃电池的收购价更吸引人,再加上已经有许多亚洲电池回收厂正在欧洲开拓业务。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