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rendForce LED研究(LEDinside)最新红外线传感市场报告指出,在2019年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预估衰退的情况下,手机品牌厂商针对下半年旗舰机祭出配置竞赛,3D传感模块成为其中一项重要配备。受此趋势带动,预估2019年手机3D传感用VCSEL市场产值有望增长至11.39亿美元。
TrendForce研究经理吴盈洁表示,2019年除了苹果iPhone仍将全面搭载脸部3D识别外,包括三星、华为与Sony也规划在下半年的旗舰机型搭载后镜头3D传感(World Facing 3D Sensing)。到2020年估计将有近10款高端机型可能采用3D传感方案,且部分机型将扩大至前后镜头皆采用,进一步拉升VCSEL产值。
VCSEL厂商积极开发后镜头TOF方案
目前应用于消费性市场的3D传感方案为结构光与飞时测距(TOF)。结构光是以图案成像,其深度的准确性极高,然而缺点为成本与运算复杂性高,加上专利主要由苹果掌握,专利壁垒难以突破。
飞时测距的精度和深度不及结构光,但是反应速度快,识别范围也更有优势。飞时测距分为前镜头(Front Facing)和后镜头(World Facing),前镜头成本相对较高,后镜头则需要功率较高的VCSEL。目前主要VCSEL相关供应商为Lumentum、Finisar、OSRAM旗下Vixar、ams、稳懋、宏捷科、VIAVI Solutions Inc.等。
Android阵营积极切入VCSEL多样化应用
2017至2018年VCSEL市场发生多起购并与投资案,由此可知厂商多半乐观看待后续VCSEL市场需求。而在2018年苹果iPhone全面导入3D传感功能,并应用于脸部识别与解锁后,吸引不少非苹手机厂商如小米、华为、OPPO等研发跟进。然而3D传感技术瓶颈较高,以及专利壁垒等因素,导致Android阵营的发展速度不如预期,但众多手机品牌厂商仍持续看好3D传感的未来潜力。
随着3D传感的市场需求兴起,未来的手机3D传感将不再只限于单纯的脸部识别与解锁用途,将进一步延伸至立体景物的识别以及模型构建及增强现实等功能。
TrendForce最新“2019红外线传感应用市场新趋势──手机传感、激光雷达、光学传感”报告,针对红外线LED、红外线激光(VCSEL、EEL)、手机生物识别、驾驶监控系统、激光雷达等传感市场趋势提出精辟解析,更多内容,请见此处。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