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植物能撑过核灾,还不减反增?关键就在细胞“灵活度”

近期,由于美剧《核爆家园》的推出,让1986年发生在车诺比的核灾再度重回观众眼前,也让观众重新审视车诺比,如何因为一场核灾,造成上千万的癌症病患,更让这曾经繁华的城市巨变为一个2600 km²大小的禁区。

然而突兀的是,没了人气的车诺比,反而成为植物的天堂,让人不禁思考,为何动物必须饱受疾病、畸形的苦痛,但植物却不受辐射影响,在短时间恢复且大量繁殖?

动物高度专业化细胞结构,其一系统受损将造成不可逆伤害

在分析“为什么植物对辐射和核灾难的抵抗力如此强?”的问题前,先来了解车诺比核弹的辐射是如何影响活细胞:

车诺比的核弹会放出“不稳定”的放射性物质,而这些被释放的高能粒子和辐射波,将会破坏细胞结构,或者制造出会攻击细胞机制的化学反应。

正因为是“高能”辐射剂量,所以导致DNA变得混乱,细胞将迅速死亡,一旦DNA细胞受损将很难替换,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剂量低的辐射,也会以突变的形式改变细胞的功能,可能使细胞癌变、失控繁殖,再扩散到其他部位。

因此细胞受到辐射的影响,对动物而言将是致命一击,因为动物的细胞与系统多为高度专业分工并且缺乏灵活性,表示只要有一系统或器官无法运行,人类生命便无法延续。

植物会因应环境调整弹性化生长,将辐射伤害降为最小值

反观,植物以生长环境决定细胞的结构,以适应环境为主,没有高度专业化的系统结构,它们的根是否长得深、茎是否长得高,都取决于来自植物其他部分的化学信号的平衡,以及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条件。

两者相比较显示,对植物而言,无论它们的细胞受到怎样剧烈的攻击,植物都比动物更有能力去替换受损或死亡的细胞,并顺应环境培养出新的组织,进而在严苛条件下生存下来。所以当辐射在植物细胞上发生突变,植物除了有坚固的细胞壁严防恶性扩散,也会紧急改变细胞的化学成分抵御破坏,甚至启动修复系统,将辐射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值。这也是为什么植物能活过辐射侵害的原因。

核灾后动、植物数量不减反增,人模拟辐射还致命?

现今车诺比少了人为的打扰,会惊讶地发现,纵使辐射确实也对植物造成明显的有害影响,但动、植物物种的数量比灾难发生前还多。

这间接地表示,对动、植物而言,人类离开这片地区所能带来的好处,远胜过车诺比辐射所带来的伤害。即使生命周期会因为辐射缩短,拥有生存空间是更至关重要的事。也因此更值得人类深思,是不是在动植物眼中,人类是比辐射还要罪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