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在《必然》书中提到,人类和机器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这种技术启动的未来,或许会诞生一种的新生物文明。
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
科技快速发展让人类五感逐渐通过机器仿真,截肢者通过机器手臂重获触觉,VR / AR技术和“虚拟触觉”结合让电影《一级玩家》的未来更进一步;不久前面世的人眼仿生镜头可随着眼球运动旋转,眨眨眼就能变焦。
现在,机器又开始进入舌尖的感官世界。最近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科学团队开发出“人工舌头”,可尝出不同年份的威士忌。
虽然号称“人工舌头”,但实际上只是一块微小玻璃芯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据团队介绍,“人工舌头”由3个独立数组组成,每个数组包含200万个“人工味蕾”,这些“人工味蕾”比人类味蕾小500倍,边长只有100纳米。
“人工舌头”如何识别威士忌味道的关键,就在这些“人工味蕾”里。
“人工味蕾”分别由6种不同的金和铝制成,表面涂抹不同的化学物质,“品尝”威士忌时,金属等离子体共振会产生细微的变化,不同品类和年份的威士忌都不同,相当于威士忌的“指纹”,敏感度甚至比专业品酒师更高。

(Source:Flickr/PortoBay Hotels & Resorts CC BY 2.0)
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之一,格拉斯哥大学Alasdair Clark博士表示,“人工舌头”和人类舌头越来越接近:
你的舌头无法告诉你什么是黑咖啡,但它知道黑咖啡的味道是怎样。
为了考验“人工舌头”,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使用7种单一纯麦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水、酒精浓度40度伏特加及酒精溶液为测试材料。
测试结果发现,“人工舌头”能轻易分辨每种威士忌细微的差别,包括来自不同酿酒厂,年份在12年、15年和18年的威士忌,因为酒桶的香草醛和啤酒花原料萜烯等成分有细微差别。
实际上这也不是第一个研究“人工舌头”的团队,但团队表示这次成果让“人工舌头”可集成到更小的便携式设备,且加快信息的采集速度,这意味着商业化应用可能成真。
研究团队表示,这种技术能帮助饮料厂商保障产品品质稳定,同时有助于打击假冒产品。未来还可能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比如快速识别有毒物质和河流环境监测。
无论“人工舌头”还是现在热门的脑机接口,我们正在见证机械与生命体的交集一年年增加,人造物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越来越工程化,我们正不知不觉沿着这趋势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