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拖累经济,全球人均GDP将降低7.22%!

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气候变迁将对全球经济产出造成影响,因为高温限制了从农业到制造业的发展。全球创纪录的高温在7月成为头条新闻,现在研究人员表示,除非有重大的突破性政策,否则全球每年温度平均上升摄氏0.04度,到2100年人均GDP将降低7.22%。

研究显示:一百年内人均GDP降低7.22%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IMF)、剑桥大学和南加大的研究人员几乎没有发现降雨对GDP会有太多影响,反而观察到温度与经济增长绝对相关。

由于温度上升,预计美国人均GDP将下降10.5%,中国将下降4.3%,欧盟将在未来81年内下降4.6%。换句话说,无论到2100年全球GDP倍增或减半,结果显示人均实质GDP都将低于任何一个结果的7.22%。就近期而言,假设没有重大的政策变化加上温室气体持续排放,到2050年全球人均GDP遭气候拖累程度预计将超过2.5%,美国将超过3.7%。

研究人员写道:“全球均温持续每年上升摄氏0.04度,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在2030年、2050年和2100年实际人均产出将分别减少0.8%、2.51%和7.22%。”“此外,研究显示,这个结果不分贫穷或富裕、热带或寒带国家,一体适用。”

该团队取材1960年至2014年期间针对174个国家的数据集测试了两种情景。第一个是测试没有气候变迁政策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每年增加摄氏0.04度。另一种情况则是回应美国总统川普决定退出的2015年12月巴黎协议。测试结果显示每年增加摄氏0.01度。

对美冲击大,GDP将跌超过10%

在第一个假设全球均温上升摄氏0.04度的场景中,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以历史性的速度上升,美国将在2100年面临GDP跌幅超过10%。在第二种情况下,遵守《巴黎协议》全球年均温上升摄氏0.01度的场景下,美国GDP降幅虽仍相对较大,但就只有1.88%。

研究人员写道,对美冲击较大是因为美国的气温上升速度超过全球其他地区。美国气温平均每年上升摄氏0.026度,远高于全球0.018度的平均水平。研究人员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美国可能遭受气候变迁破坏提供了证据,数据包括人均州产值、劳动生产力、就业以及10个经济部门的产出增长率。”

报告提到,“虽然美国经济中的某些产业可能适应更高的温度,但美国整体和部门层面的经济活动仍然对气温和降雨偏离历史均值非常敏感。”

农业占大部分GDP的国家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大。过热或降雨不仅会扼杀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还会延误田间作业和迟缓设备运输。

虽然这项新研究没有发现降雨增加会损害经济增长的证据,但一位商界领袖表示,降雨增加会抑制获利。农业设备制造商迪尔(DE-US)首席经济学家Luke Chandler评论指出,对农作物产量的疑虑已经影响到政府的玉米产量预估。

他在迪尔的第3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美国史上最潮湿的12个月里,主要的玉米和大豆农作区出现洪水和创纪录的延后播种,结果更凸显农作物生产的不确定性。”

他补充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反映在美国农业部(USDA)的最新估计中,让市场感到意外,特别是对全国玉米产量的预测。”USDA 12日表示,预测今年大豆产量比2018年下降19%,而玉米产量预计将比去年下降4%。

不只雨量,今年温度也攀新高

但想从不寻常的气候中寻求缓解看来是不太可能。最近的大量气象数据显示出持续创纪录的高温。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周四(15日)宣布,7月是史上最热的月份,将北极和南极海冰萎缩至历史最低点。

2015年的巴黎协议就是在对抗这些影响:设计为防止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摄氏2度以上。它要求195个签署国制订减排计划,试图阻止气候变化的影响,几乎涵盖全球所有国家。

7月全球均温比20世纪平均华氏60.4度(约摄氏15.7度)高出1.71度(约高出摄氏1度),为140年来最热的7月。与此同时,自2005年以来,10个最热的7月出现9个,过去5年全包前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