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化学家通过研究陨石里的钙铝包裹体(CAls),确认早期太阳系固体形成非常快速。相关论文发布在9月11日《Science Advances》期刊。
太阳形成初期,周围充满细碎的高温矿物。随着时间过去,细碎矿物会逐渐汇聚,并逐渐形成小行星、行星等。小行星的碎片掉到地球成为陨石后,科学家便可研究这些陨石,回推太阳系早期状态。宇宙化学(Cosmochemistry)就是精确分析陨石的化学比率来研究太阳系的不同阶段。
论文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刘名章博士表示:“相对于太阳系历史来说,这种细小颗粒汇聚的过程相当短暂且有效率。”团队以质谱仪分析陨石同位素成分,研究行星形成不同的阶段,研究太阳形成的历史。以往天文学家对太阳形成的了解,有部分来自观测其他恒星,如刚诞生的恒星金牛座HL星,天文学家意外得知恒星诞生仅100万年内就看到行星形成的迹象。不过刘名章表示:“这种观测没办法做到更好了,这就是陨石能发挥作用的原因,更具体地说是分析CAIs。”
在此之前,科学家仅能分析毫米级的CAIs。团队以空间分辨率更高的仪器分析仅人类头发宽度的CAIs,从细小的岩石找到蛛丝马迹,获得更久远的太阳系历史。
(Source: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