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来将今年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率调降至4.1%,创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最高峰以来新低,但分析人士认为,相较实质利率转负、财政赤字严重的发达国家,新兴国家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仍有放宽空间,可用来因应经济趋缓窘境。
英国金融时报26日报道,瑞士投资机构Picte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Patrick Zweifel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他分析的19大新兴国家中,每个国家若非实质利率仍是正值,就是2019年财政赤字对GDP的占比小于3%(或两者兼具)。也就是说,这些国家都有放宽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余地。
Zweifel分析显示,俄罗斯、韩国、菲律宾、印尼及泰国都能够放宽财政及货币政策,有望在中美贸易大战冲击全球经济,欧元区与日本的负利率政策无法刺激增长的时局下,逆势推动经济增长。除了土耳其、阿根廷,重要的新兴国家并无降息导致货币重贬的疑虑。
财政方面,研究显示,19大新兴国家的预算赤字对GDP占比平均已下滑至1.9%,创2009年以来最低纪录。Zweifel预期,由于新兴国家的GDP增长率已略低于4%,明显低于增长潜力(预估有4.5%~5%),各国应会推出更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不过,NN Investment Partners资深新兴市场策略师Maarten-Jan Bakkum没有这么乐观。他说,新兴国家央行今年开始降息,都是因为美联储(Fed)转趋宽松的关系。许多新兴市场对全球冒险胃口、贸易冲突及Fed政策都相当敏感,不确定新兴国家自主降息的空间有多少。
新兴市场却面临逆风、限制其财政政策的自由度。举例来说,南非仍在想办法填补国营电力公司Eskom的财务黑洞,巴西财政并不安稳,印度已用尽剩余的财政宽松火力,俄罗斯能否增加支出、还得看油价脸色。
新兴国家猛降息
新兴国家央行8月大举降息救经济,态度媲美国美联储(Fed)及欧洲央行(ECB)更积极,降息次数创10年以来新高。
路透社9月2日报道,分析37个新兴国家的央行货币政策后发现,这些国家央行8月净降息次数为14次,创全球爆发金融海啸以来新高,其中有部分央行的降息行动(如墨西哥与泰国)出乎市场意料。7月净降息次数则是8次。
根据统计,这是新兴国家央行连续7个月呈现净降息,跟今年初的情况大相径庭,当时新兴国家升息的次数,曾连续9个月超过或打平降息次数,主要是为了对抗强势美元、通胀增温、本地货币走弱等趋势。
Zero Hedge 3日报道,新兴国家央行8月之所以大举降息,跟全球可能陷入贸易衰退,且情况可能严重恶化至明年上半有关。许多新兴市场都靠出口至发达国家维生,当需求下滑,其经济将大为受创。
新兴国家8月的降息行动,至少要花一年才能对经济产生提振效果,意味着这37国的经济可能还得低迷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