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的民主与资本主义

西方越来越多人在谈论民主的终结或民主已死,这和科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迁有什么关联吗?

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虽创造了财富,却让大多数人落入无产阶级,严重贫富不均。当时英国已经有初期的代议民主制度,但有钱人不愿意让无产阶级拥有选票,担心他们不够理性,会破坏资产阶级民主。这是少数人的民主。

20世纪初进入福特主义时代,大规模生产出现,经济快速增长,劳工薪资增加,并展现组织性工会力量,企业也愿意和工人分享经济利润,社会较为平等。政治上,普选权一步步扩大,我们所谓的代议民主开始在西方确立。本质上,资本主义有创新与创造的能量,但逻辑上必然产生不平等,而全民普选的民主体制赋给一般大众权力,让人数较多的中下阶级可以通过实施累进税制和社会福利来矫正不平等,同时,大众也由此觉得这实例制可以让他们有所得,从而认同这实例制。

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在西方国家是经济高度增长,且社会相对平等。这可说是民主和资本主义相辅相成。

科技发展,冲击着民主秩序与资本结构

进入1970年代之后,一切开始崩解了。先是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然后是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去管制化和私有化,紧接着90年代的贸易和金融全球化,彻底改变了全球资本主义的面貌。

再来,随着信息和计算机革命的展开、自动化的扩大,全球劳动市场以及薪资结构也受到极大的冲击。据一本新书《The Technology Trap》统计,自1979年以来,有660万美国人失去了制造业的工作,这是整个产业的三分之一。

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Branko Milanovic两年前出版一本书《​​全球不平等》(Global Inequality),研究证据显示,在工业化国家内部,不平等越来越严重,中产阶级严重消失,全球最有钱的1%人财富大幅增长。

进一步而言,他说,

这个经济不平等的状况有严重的政治后果,“中产阶级一向是民主和稳定的后盾”,他们可以避免比较极端的左翼和右翼政治力量,而那些从中产阶级向下滑落的工人最容易受到民粹主义的诱惑。这正是当前科技时代的民主危机 了。

原本时代间的文化态度转移(如年轻时代对同志的态度更开放),以及新移民的大量涌现,都让老一辈的时代觉得越来越不适应自己的国家,越发认为体制不是站在他们这边,经济上的不安全感更加强化他们的失落与不满。因此,在欧美,主流政党的认同度和支持度越来越低,整体投票率也一起下降,认为自己疏离于体制的选民大幅上升,目前有约两成的美国选民认为政客在乎他们的意见,这些人更觉得自己和菁英是对立的。

相对的,新右派政党把这些经济社会问题归罪于外来移民或者欧盟,通过情绪性的动员、简单的语言──这又是数字时代社交媒体的特色,强化群众与菁英的对立,为自己在政治上攻城掠地。

另一方面,强调政治经济大改造的新左翼也于焉崛起,不论是英国工党领袖柯宾、今年欧盟大选中大幅进展的绿党,和这次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主要候选人的左转,乃至于“社会主义”重新成为一个“酷”的概念,都说明了民粹主义成为这个科技时代的政治想象。

以此之故,

要重新点燃民主的想象,要重新召唤公民对民主的信心,人们愿意认同与参与体制,不只应当在政治层面做改革,还更需根本地思考如何驾驭科技的力量,让经济资源分配更公平。

过去的作法是强调对人力资本的再训练与加强投资──Google最近宣布要对三分之一的劳工进行AI训练,亚马逊说要用70亿美金来对加强员工的技能,但这显然不能解决现在更广大的困境。另一种新的思考是,实行“普遍基本收入”制,让科技创造出的财富可以更平均分配,这目前虽然有若干试点的实验,也还没能证明是真正可行的。

该怎么办?最好的答案从缺。如果硅谷和全世界的科技人可以用想象力推动各种技术的前进,我们是否也该把想象力用在如何解决科技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