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了宇宙特殊景象!一对双胞胎恒星正在卖力萌芽中,但它们不只光靠周边的原行星盘哺育而已,连更外围的尘埃气体盘都一起吃掉,并将后者扭曲成“椒盐卷饼”的形状。
我们的太阳独自一人坐镇太阳系,但太阳系之外不乏双星、三星甚至四星等多星系统,科学家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些系统如何成形。最近,由马克斯‧普朗克外空物理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MPE)科学家Felipe Alves领导的团队,利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数组(ALMA)获得了一个新生双星系统的独特外观:“BHB2007” 11系统。
“BHB2007” 11系统是位于蛇夫座的双原恒星系统,距离我们约700光年,为巴纳德59号(Barnard 59、B59)暗星云中最小星团(stellar cluster)的最小成员,巴纳德59号则是烟斗星云(Pipe Nebula)的烟嘴部分,烟斗星云又藏在更巨大的黑马星云内。
从首图中清楚可见2个紧凑光源,科学家指出那是围绕2个年轻恒星的尘埃盘;恒星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尘埃环环绕,让科学家感到特别的是,这2颗恒星光吃周边的尘埃盘还不满足,竟延伸出细丝连接到更大的尘埃盘上,恒星借由这些细须虹吸更多物质来壮大自己,在经过处理的照片中,该系统看起来就像一个椒盐卷饼(也有人称蝴蝶脆饼)。

椒盐卷饼。(Source:pixabay)
Felipe Alves表示,双恒星之间距离约太阳与地球之间距离的28倍,恒星周围的尘埃盘与太阳系小行星带差不多大,横跨约2.25亿公里,且总质量估计达木星80倍(木星质量是地球300倍),说明该系统最终有可能形成不少岩石行星。
科学家终于对年轻双星系统的复杂结构进行成像,为当前恒星形成模型提供重要约束,让我们更加了解二原系统的吸积动力学,不过研究人员说,还需要详细研究更多的年轻双星系统,方能更理解多恒星系统的形成机制。
新论文发布在《科学》(Science)期刊。
(首图来源:E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