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由可见的重子物质和不可见的暗物质构成,我们找不到暗物质并不奇怪,然而事实上,我们连有形的重子物质都只找到一半。宇宙学标准模型指出,消失的重子物质应该就藏在热星际介质中,而最近,日本天文团队终于针对这些气体发出的微弱光芒,做出第一张宇宙纤维网详细照片。
根据宇宙学ΛCDM标准模型,我们的恒星、星系、星系群、星系团都不是漫无目的分布,而是在大尺度结构下井然有序的增长。宇宙大爆炸后,重力促使一般物质与暗物质聚结成团块与丝线,构成一个有结有线的“宇宙网”,而星系丛聚成星系群、星系团等结构,集中出现在宇宙网结点上,结与结之间又通过细丝相连。
宇宙学家相信大爆炸后产生的60%氢气就存在于这些细丝中,像沿着宇宙快速公路一样为相连的星系供给营养。2017年时一份观测结果支持这一说法,即我们始终找不到的另一半重子物质(能发射或吸收光的粒子,比如质子、中子或电子),就隐藏在宇宙网丝线内,这些物质也称为热星际介质(warm-hot intergalactic matter,缩写WHIM)。

以地球为中心周边10亿光年范围的宇宙结构,可以看见室女座超星系团由许多纤维丝线与团块(星系、星系群、星系团)组成,而线上与团块之外的区域称为“空洞”(Void),基本上很少或完全不含任何星系。(Source:wikipedia)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检测到不发射或吸收光的暗物质,也很难发现宇宙纤维网的细丝结构,因为这些气体稀疏又极容易扩散,加上周边星系发出的光太亮,使得它们更加黯淡无光,难以被望远镜检测到。
不过现在,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天文学家Hideki Umehata领导的团队,利用甚大望远镜(VLT)观察距离我们120亿光年的SSA22原星团(Protocluster),首次“直接观测到”2根延伸超过300万光年的气体细丝,将这个早期宇宙古老星系团的星系连接在一起,团队也拼凑出有史以来第一张热星际介质分布照片。
研究表明,纤维网内的气体总质量应该达太阳质量1万亿倍,并且各细丝交点处是活跃的星系中心,包含超大质量黑洞和星爆星系,有助于喂养它们,观察结果也更加支持了星系形成的暗物质模型。
不过,观察如此遥远的结构也衍伸出明显局限,首先,科学家几乎不可能断定每条纤丝的起点与终点,这可能导致不同团队定义出不同的纤维边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构图。但至少,科学家第一次直接搭建出宇宙网的存在,并确认氢气气体如何走捷径调节超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的形成。
新论文发布在《科学》(Science)期刊。
(首图来源:DurhamUniversity视频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