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汽车业转型:创业公司和传统车厂谁会赢?

硅谷和底特律谁会赢?

结果证明,谈到谁能主导汽车产业的未来,相较于硅谷高科技公司,三大车厂明显具备制度化优势。

传统汽车厂的优势在哪里?

第一,他们拥有渠道。这些车厂创建的庞大经销商网络,是其他公司难以企及的资产。第二,他们的运营规模无法被复制;在美国,2017年汽车销售量超过1,700万辆(特斯拉大约仅销售10万辆)。委外和组装汽车涉及大量的规范,而且利润微薄。企业必须投入数十亿美元兴建厂房、创建发行渠道,才能让生产流程顺利运行。

此外,全球三大车厂的资金需求相当庞大。自从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于2009年申请破产后又成功地存活下来,三大车厂已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增加新工作和添购新设备。美国汽车产业一年投入研发的金额为180亿美元,主要用来开发节能、电动和自动驾驶等科技。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莉.芭拉(Mary Barra)曾说,距离大量生产自动车,“只剩几季、而非几年”的时间。

这些车厂已花费数十年时间改造他们的汽车和品牌,因此拥有难以被超越的优势,但是,车厂并非没有任何危机。如果在自动驾驶和以取得使用权为主的消耗时代来临时,他们依旧不认识购买他们汽车的驾驶,那么注定会输给竞争对手。

最后,三大车厂正处于从单纯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交通服务供应商的过程。他们知道,自动化时代即将来临。他们也理解,未来必须花更多时间进行车队管理、花较少时间销售车辆。他们明白,未来仍需依靠他们为新的共享服务制造车辆。他们也体认到,要真正做到“移动服务”,就必须善用各个运输节点,而不仅仅是驾驶汽车。三大车厂已看到其中存在的庞大商机。

日常的交通系统仍有许多让人痛苦的不便之处。多数的人只希望每天可以顺利从住家到办公室,再从办公室安全回家。

福特的服务集成,锁定交通服务市场

福特汽车联网与行动总监杰米.艾莉森(Jamie Allison)在旧金山举行的订阅研讨会上所说,福特汽车的新准则,是让“从起床到上床”的旅程,愈轻松愈好,这是为什么福特收购共享接驳服务公司战车(Chariot)、大幅扩展自行车共享服务的原因。

当一般人们要从A点到B点,这段移动过程必定会经历许多让人烦躁的交易流程:罚款、通行费、租借、车票、维修。

如果你拥有一个账号,可以帮忙处理这些琐事呢?

“我们看到的是服务而非实体交易发生改变,”艾莉森在研讨会上说道,“消费体验出现市场区隔。当你买车或租车,只有一次性交互。但是当你需要为你的车辆取得其他相关服务时,你与经销商之间的交互模式便会有所不同。这几年,我们销售的车辆并未连上网络,因此无法观察到消费者旅程的全貌。”艾莉森提到消费体验市场区隔化的说法完全正确,过去多数大型车厂就是将服务交给数千家经销商或维修厂负责。现在,福特正积极做出改变。

艾莉森说道:“福特护照是我们提供无缝消费体验的单一门户网站。”福特护照应用程序的用户可以在寒冷的早晨先在车道上暖车、搜索和预先保留停车位、安排服务预约、寻找附近的加油站,以及完成移动支付。

亨利.福特(Henry Ford)有句名言:“如果我问人们,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如今福特汽车了解,销售更多车辆并无法解决消费者面临的移动问题。

他们锁定城市消费者的做法非常聪明,现在全球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2050年将会增长到三分之二的比例。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规模为2.3万亿美元,福特占比约6%,但全球交通服务市场的规模更庞大,高达5.4万亿美元。

福特汽车知道这两个市场并不互斥,而且未来商机无限,只要先从乘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找出解决方案即可。

 

(首图来源:Pixabay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