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银河系发现“超巨大黑洞”,恒星演化理论即将改写?

银河系有1亿个黑洞,但科学家近期在《自然》期刊发布论文,表示发现一个“超巨大黑洞”。这个超巨大黑洞是LB-1,质量是太阳的70倍,中国科学院教授表示,根据现有的恒星演化模型,银河系根本不应该有这种黑洞。

LB-1的发现可能会改写恒星演化理论。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真的太无知了!

“自然”(Nature)期刊今(28)日刊登的研究显示,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一个超级巨大的黑洞,大到挑战现有的恒星演化模型。

这个黑洞名为LB-1,距地球约1万5000光年,质量比太阳大70倍。

中国科学院教授:根据恒星演化模型,银河系不该出现这种黑洞

银河系约有一亿个黑洞,但LB-1的大小足足比科学家认为可能存在的黑洞还大上一倍。

领导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教授刘继峰说:“根据大部分现有的恒星演化模型,这种质量的黑洞,甚至连存在都不该存在我们的银河系中。”

科学家一般认为黑洞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恒星黑洞(Stellar black hole),是大质量恒星重力坍塌后形成,质量最大可达太阳的20倍;二是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s),至少比太阳大100万倍,形成原因不明。

银河系恒星气体会喷发,不应该形成LB-1等级的黑洞

但研究人员认为,由于银河系中典型恒星的气体,大部分都通过恒星风喷发了,LB-1这种大小的黑洞根本连形成都不可能形成。

LB-1是由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用中国的“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观测到的,西班牙加那利大型望远镜(Gran Telescopio Canarias)与美国夏威夷凯克(Keck I)这两座世界最大的光学望远镜的图片证实了LB-1的大小,套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话说,LB-1的大小,“真是太神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