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市值飙破8万亿,首度打败三星跃升亚洲最有价值公司

台积电近期股价屡探新高,顺势将市值冲上新高而打败三星,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不只网友称台积电是台湾的“护国神山”,总统蔡英文也在11月25日参访南科芯片18厂时说,“以台积电为骄傲”,究竟台积电凭什么打败三星?

堪称台股“护国神山”的台积电上周再下一城,11月20日台积电股价创新高,市值为2,627.5亿美元(约台币8.02万亿元),首度超越三星电子的2,611.6亿美元(约台币7.97万亿元)。

这具有两大意义:首先,台积电股价已经连涨十周,创下1994年台积电上市以来最长的连涨记录。第二,台积电市值正式超过劲敌三星的2,611.6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今年以来,台积电股价屡创新高,至今已增长超过40%,超过2017年11月半导体超级周期开始时的市值。若将时间拉长来看,近3年台积电股价甚至翻了一倍。对手三星虽然今年股价已增长34.45%,但仍逊台积电一筹,还没超过2017年11月时的市值。

究竟为何台积电可以成为台湾“护国神山”,打败三星?其实,这与全球半导体生态系统统近期的变化高度相关。

优势一〉从旧制程中带出新技术,提供客户完整配套方案

《韩国商报》(Business Korea)指出,台积电先进制程领先,能搭配旧制程,提供客户完整的配套方案。

例如高通(Qualcomm)的高端制程是采用10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生产,但大型微处理器则采用14至28纳米的旧制程生产。

优势二〉资本支出创新高,却毫不浪费任何一分钱

而且,今年10月台积电在第三季说明会中,上调资本支出,由原订110亿美元(约台币3,375亿元)上修为140亿至150亿美元(约台币4,295亿至4,602亿元),创下史上新高。

尽管如此,台积电也不轻易浪费每一分钱。《韩国商报》分析,台积电将旧制程的设计应用到新制程时,会通过改善芯片的尺寸和性能来减少资本支出。

换言之,台积电是通过不断改进旧制程来成就新制程,并减少成本。以12纳米制程来讲,就是基于16纳米旧制程来创建的。

优势三〉专注芯片代工模式,培养一群死忠客户

另一个台积电的优势是来自专注于芯片代工的商业模式。业界人士指出,客户通常会根据台积电正式量产新制程一年前,根据台积电提供的数据设计新品,并委托其芯片生产。

这个模式对IC设计企业而言,不必负担工厂运营的成本,可以降低固定成本。对台积电而言,可以借由先进制程稳住这些客户,再进行能带来未来稳定获利的新投资。

近来,随着制程愈走愈高端,能帮助企业缩小芯片结构尺寸的极紫外光(EUV)的微影技术,能在小小硅芯片上生成数十亿个微型结构,用在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也成为各家大厂兵家必争之地,并使台积电在半导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原因在于,过去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英特尔、联电、中芯国际也在芯片代工领域有不少市场占有率,但随着先进制程发展,这些公司慢慢被制程领先的台积电拉开距离。

例如,极紫外光机台一台动辄要价1亿欧元(约台币33.66亿元),不是一般半导体公司能负担得起。因此,去年8月,格罗方德就宣布放弃7纳米先进制程,象征台积电已将领先距离愈拉愈大。

目前,台积电已完成3纳米的技术蓝图,并预计在2024年量产2纳米制程,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也圈住不少合作伙伴。

iPhone 11的销售带动半导体的业绩开红盘。(Source:科技新报)

像是即将在明年发布5G手机的苹果,得力于今年iPhone 11销售开红盘,第三季手机占总销售额49%,预料未来对5G、物联网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劲。

除苹果以外,前一阵子深陷中美科技冷战暴风圈的华为,也是台积电的重要客户。今年中国、台湾客户一共贡献台积电20%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5%。

至于被超车的三星,商业模式和专注芯片代工的台积电迥然不同。三星不仅有芯片代工,也有内存技术、IC设计等部门,加上家用电器、手机等消费性电子,形成绵密的网络。

不过,三星在芯片代工的市场占有率仅18%,远低于台积电的49.2%。近期三星“呛声”动作频频,先是砸大钱购买15台极紫外光机台,还从格罗方德手上抢下IBM的中央处理器订单。

甚至,三星还夸口要跳过5纳米,直接发展3纳米先进制程,和台积电一决高下。但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仅云淡风轻表示,三星的3纳米制程仅接近台积电5纳米制程,“我们的技术比较货真价实”。

就连《韩国商报》也评论,三星若想在芯片代工领域突破台积电防线,不仅得穿越重重护城河,而且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心力。

这显示台积电应该还会当“护国神山”好一阵子,三星也一定还会砸重资抢人才、发展技术。这场半导体大战,还有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