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众在日本电产(Nidec)入主后,大举前进越南河内,计划7年内将累计达越南盾4万亿元,将建厂扩展手机用热板(VC)、散热模块等产能,展现积极决心。而原有昆山厂区手机热板也将在明年首季开始贡献营收,盼抢得明年客户订单。
台币53亿元的投资金额,对于资本额仅8.63亿元的超众来说十分惊人,依照超众今年第三季的现金及约当现金来看,大约14.36亿元,公司表示,目前并没有现金增资的计划,将依照公告,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也将从母公司日本电产集团调度。将从明年1月开始投入长达7年的投资计划,而具体的投资进程,目前公司未公开,后续可持续观察。
超众目前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包含台北三重、重庆、昆山,三重主要生产手机热板以及少量热管,重庆则包含散热模块、热管,昆山则包含散热模块、热管、手机热板等。依照产能规模来说,三重受限于场地空间限制,产能规模相对小,主要仍以重庆、昆山为主,依照产能量来说,重庆大约占3~4成,昆山大约占6~7成,昆山产品与产能相对完整且空间利用率大。
法人初步推测估计,依照过去生产基地的设置脉络,重庆厂从2011年买地、2015年建厂、设备等投入,2017年开始投产,总投资金额粗估约台币5~ 10亿元,而昆山厂规模较大,则大约15~20亿元,而越南的投资金额则是大上好几倍。
就空间来说,重庆目前仍有闲置土地可供建厂,规模可与现有厂区相当,但目前尚未有具体计划,昆山则仍有空间扩展手机热板产能。具体来说,此次的越南扩产投资金额相当大手笔,比起过去,有了日本电产的母公司金援,更显出超众在散热产业的企图心,也呼应了超众公告内提到,越南投资为“创建核心生产基地”之目的。外界也预期,越南厂未来有望成为超众全球最大的生产据点。
供应链逐步移往越南
选择越南作为新的生产基地,而不从台湾或者既有的中国厂区扩张,公司认为,主要为了全球策略布局,以及供应链逐步往越南的趋势,加上当地政府的优惠与配套措施,因此选择投资越南。
事实上,笔记本电脑组装厂去年开始受中美贸易战加速从中国迁厂至东南亚的进程,包含仁宝、鸿海等都已经在越南生生产机制造,特别是消费型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等,以散热模块厂能够更靠近供应链生态体系来说,确实在中国工资逐年攀升、运送成本等考量之下,超众此举具有一定程度效益。
从产品来看,公告内也提示,越南厂区内预计将生产手机热板、散热模块等,除了明确的“手机热板”,也包含应用面更广泛的“散热模块”,市场看好,超众大举投资,不太可能只是为了增加既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更有可能的是,Nidec入主之后的业务拓展综效。
法人说明,Nidec主要以各种电机产品为主,包含节能、低噪音的直流无刷马达等非3C应用,而超众营收其中有4成来自于PC,因此近年来极力发展其他应用面,其中手机、网通则是较具增长力道的产品线,手机产品营收今年大约年增2~3成,长期而言,Nidec入主后,将有助于超众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至于手机用热板方面,超众产能相对同业极小,目前仅在三重厂有单月100万片的产能,而今年以来则于昆山厂扩产,同样从自己设计机台开始,至今尚未开始正式量产,相较市场预期更慢了一些,但预计明年首季开始贡献营收,加上越南厂也宣示要投入手机热板的业务,就是期盼在手机转用热板的趋势之下,抢得一杯羹。
资本支出方面,超众今年前3季大约台币2.3亿元,其中又以第三季1.26亿元为历年单季次高水准,法人粗估全年大约3亿元左右,相较去年1.3亿元左右增加一倍以上,显见Nidec入主后,在设备以及各式投资更为积极。长期而言,超众将持续投入新厂、新产能,以及各式机台的投入,因此明年起资本支出恐增加不少,后续应持续观察成本管控状况。
整体而言,超众大笔进军越南,展现出对于散热产业的野心,以及Nidec对于超众的期待,尽管短期对现金、资本支出等大笔投资,恐多少使运营有压力,但在集团的资源集成之下,应不至于有太大负担,长期而言,应持续观察超众在拓展业务的具体成效,以及投资所带来的后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