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大学愈顶尖,毕业后的薪水就愈高?

不少父母会跟孩子说,没考上建中、台大,你未来的成就就输人一截。真相是这样吗?

《成功竟然有公式》的作者巴拉巴西研究了美国学生的成绩表现,考上的学校与未来的薪水,发现的确是“学校愈顶尖,毕业生的薪水中位数就愈高”。但不要误解统计数字,因为学校和薪水之间呈现的是“相关”,不是“因果”;也就是说,学校不是决定薪水的真正要素。那真正的原因是?

在我看来,网球领域和罗马尼亚的入校制度再相似不过了,都是只要看一次比赛(测验)的成绩,就能判断出可靠的结果。然而,等到各大学的通知函纷纷寄来,就知道现实并非如此。不论是我儿子丹尼尔的首选斯坦福大学,或是哈佛大学,都拒绝了他入学。而后续的未录取通知还包括布朗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州大学,在在证明情况绝对和罗马尼亚不一样。过去我相信,只要学业表现好就行,但这已经证明是个有问题、而且令人心碎的策略。后来,就算再有新通知寄到,我连问都不敢问儿子结果怎样。

千幸万幸,还是有些好消息。丹尼尔收到了圣母大学的录取通知,而那正是他最初梦想的大学。我自己曾在圣母大学任教十年,深知圣母大学能提供绝佳的教育。而在那之后,每次信箱里又寄来其他学校的拒绝通知,我们就会互相提醒,再怎样也有一所很好的学校可以念了。

接下来,我们又接到其他令人振奋的通知,但这开始形成两难。我目前任教的东北大学,也寄来录取通知函。

读的学校排名愈顶尖,毕业后的薪资就愈高?

丹尼尔现在有了两间学校可选,但这可不是很容易的选择。圣母大学的学费十分高昂;至于东北大学,则有优渥的奖学金配套,只要教职员工的子女符合学业要求,学费就能全免。究竟圣母大学有什么是东北大学没有的,才会造成这种差异?

确实,有数据可以说明。首先,相较于排名较低的大学,精英大学的毕业生与同侪相比,确实是有优势:常春藤联盟的毕业生,年薪中位数超过7万美元;至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年薪中位数只有3万4000美元,一半不到。而且到了收入光谱的高端,差异还会拉大。常春藤联盟毕业生的前10%,在毕业十年后的平均年薪,会来到20万美元以上;但其他学校毕业生的最高收入者,平均年薪还不到7万美元。

丹尼尔申请大学是2012年的事,当然也希望以后辛苦工作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当时,圣母大学在美国的排名是第19名,至于东北大学则只有第69名。

圣母大学声誉卓著,已经几乎算得上是常春藤联盟等级;但东北大学学费全免。

面对最后的选择,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会大伤脑筋:我们该去贷款,提供孩子最好的教育吗?这种决定似乎很凭感觉,但等到我发现,有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下决定之后,想法就完全改变了。事实证明,虽然统计数据看来铁证如山,但选择东北大学、而非圣母大学,对丹尼尔未来的收入绝对没有影响。就连去斯坦福大学或哈佛大学,也不会造成任何不同。

相反的,孩子未来究竟能否成功,要看的是他的“表现”和“抱负”如何携手合作。

重点不是学校,而是学生自己的素质

波士顿拉丁学校(Boston Latin School)是美国史上第一所公立中学,至今仍是波士顿学校系统王冠上的宝石,位居全美排名前20名。虽然是公立学校,但对学生的筛选极为严格,一如我在罗马尼亚的情形,学生必须测验成绩优异,才有入学可能。而如果学生成绩只差一点,就会录取到波士顿拉丁学院(Boston Latin Academy),名称相似,但就是第二等的学校。如果又差了一点,则会录取到欧布莱恩数学暨科学中学(O’Bryant High School of Math and Science)。在这之后,则是必须去读“免试入学”的其他公立中学。

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之所以心心念念想录取波士顿拉丁学校,是有道理的:该校毕业生平均SAT分数是全麻州第四高,几乎等于拿到精英大学的门票。拉丁学院的成绩其实也很优秀,在麻州的百分等级(percentile rank, PR)是80,也即高于麻州大约80%的中学生。至于欧布莱恩中学,大概只位于麻州百分等级的40,但比起波士顿其他免试中学惨不忍睹的百分等级,还是高出一截。所以,如果您住在波士顿,肯定会尽一切可能,让孩子顺利进到这几所考试入学的中学。而如果在这一关失败,表面上看来,未来就是一片黑暗了。

但实情真是这样吗?几年前,有三位经济学家就问了这个问题,仔细比较了那些吊车尾进入波士顿拉丁学校的学生、以及那些稍微差了一点而没上的学生。通常,这里的成绩就只是在小数点后面差了一点点,也就是说,刚好位于精英中学的入学标准之上或之下。这两批学生在升学后,一开始的学业成就和智识水准其实几乎没有差别。但确实有一项关键的不同:有些人很幸运,接下来几年都能待在一所名校,但又有些人,虽然根本就一样聪明,却得待在别的地方。

当然,我们会假设那些上了名校的学生,既然碰上优秀的老师教导、也有优秀的同侪激励,毕业时的成绩自然会比他校同学好上一截。只不过……事实就是没有比较好,一点都没有!不管看的是SAT、PSAT(Preliminary SAT)、或是各种高端先修课程测试的成绩,那些因为毫厘之差而刚好挤进波士顿拉丁学校、或只能进到波士顿拉丁学院的学生,最后毕业的成绩几乎没有任何不同。至于那些刚好进不了拉丁学院而进到欧布莱恩中学的学生也是如此;虽然欧布莱恩中学的排名要低了许多,但这些学生毕业后的测验成绩,仍然与那些勉强挤进拉丁学院的人完全相同。还有一些人,虽然考了试,但没考上欧布莱恩中学,只能进到免试中学,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到了毕业时,他们的成绩也和那些勉强挤进欧布莱恩中学的学生一样好。

花点时间,想想这是什么意思。我自己就好好想了一会。

我们都很清楚知道,就整体而言,波士顿拉丁学校的学生考起试来,就是比拉丁学院的学生更优秀,拿到的SAT成绩就是更高。这点绝无疑议。但是这份数据却告诉我们,虽然家长都这么想、老师都这么说、校长也都这么讲,事实上,学生考得好,并不是因为学校让他们更上一层楼了。说穿了,无论学校提供怎样的教育,优秀的人就是会继续保持优秀。

波士顿拉丁学校的毕业生之所以SAT成绩亮眼,是因为入学考试的时候,就把最优秀的学生都选进了学校,这些学生只是带着他们原本的能力,度过了中学生涯。换言之,并不是因为有了波士顿拉丁学校,才让你的子女变得更优秀;反而是因为有了你的子女,才让波士顿拉丁学校变成一所精英中学。

这里的重点很清楚。到头来,重要的不是学校、而是学生。而我并不是要批评波士顿学校系统,因为只要是有数据可查的任何高中系统,结论都是如此。从纽约市到罗马尼亚,再到匈牙利(我的孩子曾在那里上学5年),研究发现的结果都相同。这些结果暗示:不管我们要把丹尼尔送到东北大学或圣母大学,都并不重要。等到他毕业之后,决定他是否成功的,仍然会是他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他上了哪所大学。

除了素质,“抱负”也是决定成就的关键

然而,这些研究是关于中学,我真的能用来判断儿子对大学的选择吗?

这点倒不用我来伤脑筋,因为两位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已经做了研究,找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大学毕业生长久之后,是否成功。他们找出那些申请了精英大学、但最后因为各种理由而只能进入次级大学的学生,看看他们毕业后的情况如何。要提醒一下,这里的数据非常清楚:毕业十年后,常春藤联盟毕业生的年收入中位数大约是7万美元,是其他学校毕业生的两倍。但令学者意外的是,那些就差一点点而进不了常春藤联盟的毕业生,收入与常春藤联盟的校友一样多。换句话说,如果你能读普林斯顿大学、最后却决定读东北大学,你毕业后的赚钱能力仍然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等级。波士顿拉丁学校给我们的教训重新上演了:不管上哪所大学,都不会让你变得更好;一切都只是因为你本来就是这么优秀!

乌切索的网球研究在此值得再提一次:优异的表现就能带来成功。以要进大学的学生而言,能够量化测量的表现就是SAT成绩、申请时的班排名,而这些也能用来判断他未来的收入。

然而,两位普林斯顿经济学家的研究,也观察了那些未得到常春藤联盟大学录取的学生,却发现了一项可说最出人意料的结论。考量学生所有表现指标(例如SAT成绩、高中班排名)之后,决定大学毕业十年后收入的关键因素,并非就读哪所大学。唯一的一项决定长期能否成功的因素,在于“申请的最佳大学为何”,就算没上也没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申请哈佛、遭到拒绝、最后上了东北大学,毕业后的成就会与那些有相等SAT和高中班排名的哈佛毕业生相当。换言之,真正决定学生成功与否的,是他的表现、加上抱负(也就是他认为自己属于哪里)。

这里有一点,我需要补充一下。如果看了上一段的说法,就想逼孩子一定要申请哈佛、觉得这是未来收入的保证,显然是本末倒置。毕竟,抱负是内生的,父母无法强求。虽然研究结果很明确,都知道信心和自信对成功有重要作用,但还是需要有相对应的实际表现才行。

此外,我也绝非在否认精英大学能带来的巨大好处。数据显示,如果是非裔美国人、拉丁裔、其他少数群体、或是移民第一代的大学生,进到精英大学就能大大获益。

然而,就算你没能得到精英大学的录取(就像丹尼尔,父母虽然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却太过天真),还是有很多希望。虽然你无法运用各种现成建制的力量,但你还是有关键的抱负和竞争能力,能与人一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