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变化大须注意心血管,降胆固醇药物有望有新选择

每当寒流来袭时,气温骤降容易引发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症状而导致心脏病发,事实上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逐步逼近国人第一大死因──癌症。但不久的将来,高血脂患者可能只需要每年注射2次降胆固醇药物,就能有效控制血液中“坏胆固醇”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了。

安全、方便又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

“高血脂”(注)是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必需长期服用降血脂药物以帮助控制病情。最近一项降胆固醇新药(Inclisiran)第三期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每年注射两次新药的患者,胆固醇(LDL-C)指数降低了50%,且没有明显副作用,也未造成肝脏、肾脏毒性等后遗症。此项结果显现此药物的优异疗效与安全性。

由于多数降血脂药物有肝、肾相关副作用,试验数据显示inclisiran应该更安全有效。研发此药的公司正积极向FDA提交新药申请,一旦获得批准,inclisiran将成为首款帮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RNAi药物。

何谓RNAi

RNAi是运用双股“核糖核酸”(RNA)以抑制某特定基因表现的技术。最早是安德鲁‧费尔(Andrew Fire)博士和克雷格‧梅洛(Craig Mello)博士在1998年于线虫(学名:Caenorhabditis elegans)发现,他们因此于2006年获颁诺贝尔奖。多年来已有许多制药大厂,如罗氏(Roche)、默克(Merck)和亚培(Abbott)等公司尝试以RNAi技术开发药物但先后失败。目前研发成功的RNAi药物仍屈指可数,且皆为罕见疾病用药。Inclisiran则是能帮助数以百万计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药物,这对RNAi药物开发将是重要的里程碑。

Inclisiran的作用原理

肝脏是调节血液胆固醇的重要器官。当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与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接受器”(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结合后,胆固醇就会被“吞”进肝细胞内,进一步代谢而减少血液胆固醇。

十多年前科学家发现,名为PCSK9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血液胆固醇偏低,有些人甚至趋近零,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只有一般人的五分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当PCSK9基因发挥正常功能时,会使肝细胞表面LDLR含量降低,而突变的PCSK9丧失此功能后,肝细胞表面LDLR蛋白会增多,血液胆固醇因此减少。

由上述发现推论,若能抑制PCSK9的表现,应同样能造成LDLR表现上升及血液胆固醇下降,而Inclisiran即是以RNAi技术抑制PCSK9表现的新颖药物。

结语

先前FDA已核准两款针对PCSK9作用的降血脂药物,皆以抗体为基础,每两周或每个月就须注射药物一次,而Inclisiran一年只需注射两次,药价也有望较低廉,因该旦核准上市,预计将极具竞争力。

RNAi药物属于新颖的药物类型,第一款药物(Patisiran)于2018年才核准使用于治疗罕见疾病──遗传性类淀粉多发性神经病变(Familial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在第一款药物成功的鼓舞下,目前全世界已有多款针对肝脏、肾脏及眼科的RNAi药物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此外,也有科学家致力发展以治疗癌症为目标的RNAi药物。

注:血液胆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浓度过高时,称为高血脂症。血液总胆固醇(非禁食)标准浓度需低于200mg/dl,三酸甘油脂(禁食12小时)标准浓度要小于130mg/dl。当三酸甘油酯或总胆固醇之一超标时,就视为高血脂症。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