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型第一里路!AI之外你更该关注的“IA”是什么?

如果未来的世界是指向人工智能,那么,在迎向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比人工智能更贴近实际应用的“增强智能”(IA),会是现在这个阶段更值得重视的一个科技趋势。

在AI无法快速融入既有决策架构下,IA是一种更弹性的选择。或许可以这样比喻:AI是数字世界的革命派(Revolutionaries),IA则更像渐进式的改革派(Reformist)。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这十年来的热门技术词汇,但增强智能(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简称IA)这个倒过来的陌生词汇,却在近年更快速地进入各种应用领域。什么是增强智能IA呢?

事实上,IA与其说是一新技术,不如说是一种“应用思维”:差别在于出发点不同。 人工智能是仿真人类做出感知与决策,增强智能则是在人“主导”的情况下提供辅助。因此在技术上,AI与IA也就存在着高度重叠,例如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等技术。

更精确地说,AI和人类心智两者间构成一道模糊的光谱:在智能应用中,越接近协助人类决策的应用是传统DSS(决策辅助系统,如报表生成软件),越接近机器决策的应用则称人工智能,介于两者中间的应用,就是增强智能。

增强智能IA一词最早出自IBM沃森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成员Grady Booch认为AI的“A”应解释为Augmented而非Artificial。IBM联邦及政府产业部门总经理Sam Gordy则认为,“未来并非是机器主导的世界,而是人类──机器协同合作(Collaboration)的结果”,机器主要的任务是扩大及升级人类的专业(也就是决策、判断、推理能力),并非取代人类,因此他也强调了人类知能与机器学习的集成面向。

针对这个方面可用一个明确的例子说明: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在一篇研究指出,若单以AI人工智能检测淋巴肿瘤照片,速度较快但会有7.5%的误诊率,若以传统医师目视检测,则速度慢,而误诊率为3.5%。但若让医生结合AI结果和实际图片进行综合判断,则误诊率可以大幅下降到0.5%。

换句话说,未来的智能应用场景(特别是医疗、商务等高端应用),并非朝向“全自动化”的方向奔去,而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升级。

在商务应用中,“增强智能”将比人工智能更贴近现实

虽然众多的流行影视作品,过去渲染了AI人工智能,根据CIO Dive网站的观点报道仍指出,目前大多数人工智能AI的商务应用,其实都是属于“增强智能”IA的应用范畴,例如数据分析、决策引导、BI报表等,原因在于不少企业AI决策的风险管控能力、及AI导入后的组织调整能力仍有所不足。

企业到底该采用AI或者IA的思维与技术,实际上取决于企业对成果的容错度与错误成本预期。以道路驾驶来举例,自动驾驶是AI应用,而针对驾驶人的导航及路况提醒属于IA,前者若决策失误将产生严重结果(车祸),而后者出错时则拥有较高容错度(计算错误造成绕路或塞车)。

也就是说,在一个良率要求为97%的塑胶玩具生生产线,导入AI作图片分析品管是合理的,但若是攸关性命的淋巴肿瘤检测,由专业医师搭配AI的“IA协同作业”才是较好的方案。

而“IA思维”的转向,或许也能舒缓AI对社会面冲击的疑虑。相较于一般认为AI自动化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以人为中心的IA技术,更倾向延伸人类能力,例如可强化听觉、视觉敏锐度的生物芯片(Biochip)、或让人类动作更灵活、应对复杂环境的高科技义肢等,皆是比IA集成度更高的人类扩张(HA,Human Augmentation)的例子。

另外,Gartner分析师Daryl Plummer指出,人类扩张技术的发展,将有机会在2023年让全球残疾人士的就业率提升为三倍。

客观来说,IA将是企业对人工智能的敲门砖,也是走向未来强AI技术转型的第一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