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动汽车前必看:充电配置全解析与五大疑问

你有考虑换购电动汽车吗?如果有,那你肯定对充电这件事充满疑虑,其实这件事没有想象复杂,且台湾也没那么多车款让你烦恼。这篇文章,我们会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电动汽车充电知识,并整理常见的充电相关疑问,帮你消除疑虑。

首先不卖关子,先讲重点,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可简单分两种:快充(DC直流电)跟慢充(AC交流电)。快充会在30分钟以内,将车子电量从0%充到80%;慢充则是6~8小时将电充到满

第二个重点,慢充的配置基本通用,即使接头不同,也有转接头能用(车商甚至会在买车时附赠)。但快充的配置分很多种,不过车主也不用烦恼去记美规、欧规、日规,简单来说你买谁家的车,就用谁家的快充。

台湾目前快充站最多的是特斯拉,已经有15座(嘉义站兴建中),BMW只有一座,位在台北101,Nissan Leaf是由裕隆代理,旗下YES来电正在逐步拓点,而保时捷电动汽车Taycan虽然尚未上路,但是台湾已有超过700辆订单,因此保时捷正加速2020年要全台完成10座以上快充站,同时也预计在展示中心提供快充服务。纳智捷电动汽车虽然数量很少,但也有一座快充站,位于新北市新店的集团总部。

许多充电地图App都能帮车主快速找到附近充电桩,以及是否有空位。(Source:YES来电)

虽然说,买谁家的车就用谁家快充,但车厂也没这么傻,如果都要靠自己盖实在太亏了,因此就有一些通用配置可使用。好险各家车厂都很乖,遵守地区规定,总共分为四大配置。首先是特斯拉自己的Supercharge配置,然后是欧洲美国标准的CCS,日韩则使用CHAdeMO,中国则是GB/T。

虽然分成这么多配置,但差别只在于插头形式与功率大小,因此充电服务厂商就提出“全配置充电站”应对,台达电在欧洲就是提供这样的产品,而台湾YES来电也是朝这个方向盖快充站,能兼容不同品牌的车种,自然吸引更多人使用。

特斯拉拥有全台最完整的充电网,降低车主的里程焦虑。(Source:Google Map)

照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台湾明年会有三大快充体系,特斯拉、保时捷和YES来电,前两家车厂的快充服务如无意外,应该是维持自家车款限定,YES来电则可能提供多种不同的快充配置,包含欧规CCS和日韩配置的CHAdeMO。

问题一:所以特斯拉的充电桩只能给特斯拉车用啦?

答:不,即使是贴着特斯拉logo的充电桩,只要不是位于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大家都可以使用。

一般卖场或公主机关提供电动汽车停车位时,要向充电设备厂商采购,台湾最常见的就是特斯拉、裕电能源(YES来电)、台达电子跟华成电机这几家,所以充电桩上面一定会有充电厂商Logo,特斯拉只是刚好也有卖车,所以不用害怕,照样可以用。只要记得使用转接头,就没有问题。

小知识:台湾通用的交流电充电桩接头配置为SAE J1772,包括Nissan Leaf、BMW i3、Jaguar i-Pace、Porsche Taycan都可以直接使用。特斯拉车主只要接上原厂附赠的转接头,也能够使用。特斯拉车主还能另外选购CHAdeMO、CCS等快充转接头。

那特斯拉的超级充电也可以给别人使用吗?答案是不行,虽然特斯拉曾经表示愿意跟其他厂商合作,开放充电接口,但是还没有实际行动。而且在台湾,特斯拉的超充站已经是他们的一大卖点,连自己家的车都要排队使用,更不可能开放。

问题二:不同品牌的充电桩效率相同吗?

答: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回答,单纯就充电效率来说,每家充电桩的功率可能会有一些些差异。例如裕电能源的U-charger充电器最大功率为7kW,特斯拉的壁挂充电桩功率最大为15.8kW,效率自然不同。

但除功率外,还要考量车载充电器能容纳的电流量,特斯拉Model 3标准版能容纳的电流量是32A(安培),Model S则能吃下72A,换算下来,虽然使用同一个充电桩,但Model 3也只能承受7kW功率,Model S才能达到最大的15.8kW。

反过来说,Model S如果使用裕电能源U-charger,则会受限于充电桩的电流量(32A),因此也只会用到7kW功率。假设是以Model S容量最大的电池组100kWh来算,使用U-charger就要充14小时才能从0充到满,使用特斯拉壁挂则只要一半时间。

台达电充电桩外销欧洲为主,并提供定制化外观。(Source:台达电)

然而,电动汽车其实不太会把电用到光,就像燃油车不会开到完全没油。用台湾最畅销的Model 3标准版为例,慢充1小时可跑40公里,以满电里程400公里来计算,约需要10小时充电时间。考虑换购电动汽车的你,就可照这个数字推算自己的通勤距离,跟每周需要的充电时长,不一定非要用功率最大的充电桩。

问题三:住家没办法安装充电桩就不能买电动汽车了吗?

答:当然可以,问题是你要在哪里充电?最理想的环境是自家有车库,每天回家插上充电,就跟手机一样,可惜台湾并不是很多人都有空间。这个情况下有几种解法,第一是搜索公司或是常去的地点附近,是否有充电停车位,额外的好处是目前台湾公共充电桩不收费,在电业法修改之前,电动汽车在外面充电都算赚到(虽然尚未开始收费,但仍需要使用悠游卡或信用卡来启动充电桩)。

许多公共场所开始提供电动汽车停车位,虽然无法售电,但可以使用时间计费来回收充电成本。(Source:远雄悦来大饭店)

第二种解法是,固定到快充站报到。这就跟开燃油车类似,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加油。但快充跟加油不同的是,当充电到90%以上就开始降速,因为充满电的状态,对电池寿命来说比较不健康,因此建议电量维持在40%~80%最健康。

如果用这方法,以现行特斯拉超级充电站120kW功率计算,充电20分钟就能提供200公里续航力,以市区通勤来说,每周去超充站报到一趟,也是一个选择。然而随着特斯拉在台湾销售逐渐增长,超充站大排队的情况会越来越常见,这点也必须考虑进去。

问题四:下雨天充电会不会短路或跳电?

答:不会。电动汽车充电接头有防水保护,唯一无法充电的情况是淹水高度超过充电孔,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充电应该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吧!

问题五:还有其他充电选项吗?

答:除了这两种主要的充电方式,其实还有三种。

第一种是真正意义的慢充,有些车厂称为Mobile Charger,但并不是真的行动充电,而是一个转接头,让车主可用户用110V的插座帮车辆充电,最大功率几乎不会超过3kW。

曾经有位很爱开电动汽车的美国车主,坚持要开电动汽车去参加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婚礼,但当时充电站尚不普遍,里程不够他开到下一个充电站,他只好在旅馆过夜,并串联好几条延长线,从房间一路接到停车场才能帮车充了一整晚电,让他再开100多公里。这是一种应急方式,虽然不好用,但也许关键时刻会帮上忙。

第二种方法用在更关键时刻,是由中国蔚来汽车提供的“一键充电”服务,其中一种方式是开来一台“加电车”帮你充电,服务费用是180元人民币。如果是其他车厂车主,则要支付380元人民币,相当于另类的道路救援服务。

第三种则尚未实现,但理论上很美好的“无线充电”技术,专业名词是“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根据目前测试的数据,已经能做到在10~ 16厘米的距离,输出达到3.7kW功率,并在英国、美国、荷兰等国家上路测试。然而这技术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包括温度、传感距离、障碍物侦测、充电功率动态调整等,研究人员指出无线充电要能广泛用在电动汽车,可能要等到2025年之后。

看完以上分析,是否解决你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疑虑?又或者产生更多新问题?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首图来源: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