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缩小千倍》南洋大学研发4毫米量子通信芯片,采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提升安全性

量子技术持续发展,近日南洋理工大学研发仅3至4毫米大,体积缩小千倍的量子通信芯片,并采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提升消息传递的安全性。预期未来,体缩缩小的量子通信芯片可应用在金融等场景,提升系统的安全。

与量子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在近几年日趋火爆。Google和IBM也开始着手开发量子计算机,市场专家主流意见认为,量子计算机技术未来将彻底颠覆现有的许多科技。

外电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一种量子芯片,其体积约为目前量子组件的千分之一,该研究小组的成果也被发布在《自然光子学》期刊中。

体积为现有量子组件的千分之一,采用量子密钥分发提升安全性

此项技术为金融系统中的量子密码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从ATM提取现金、到线上购物,此款芯片都有望改善各种通信方式的安全性。

以往这些通信技术的安全性相当低,使得通信内容可以被轻易拦截。

此芯片只有3至4毫米宽,采用量子通信算法,并借由量子密钥分发(QKD)的技术,可提供比现有标准更高的安全性。

量子密钥能产生随机密钥,降低被破解的可能性

量子密钥分发是利用量子力学特性实现密码协议的安全通信方法,能使通信的双方能够产生并分享一个随机的、安全的密钥,以加密和解密消息,此为量子密码学中最广为人知的应用。

研究计划的领导人Liu Ai Qun表示:“在现今社会,网络安全非常重要,因为许多数据都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通信,几乎所有数字平台和数据库都要求用户输入密码和生物识别数据,然而很可能被盗窃或破解,而量子技术变有望解决这种问题。”

量子计算的相关应用可以为诸如人工智能、医学诊断和药物治疗等领域带来突破性发展,如再加上量子芯片的加持,此领域的前景相当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