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科学园区ICT成果展示,背后都需要地图助力

不少起工厂商房火灾造成消费救灾人员的伤亡,工业区的防救灾成为热门焦点,大家关心消防员的设备是否足够应对。科技部今日 (12/31) 举行智能园区推动成果发布会,请来北、中、南三大科学园区发布他们的智能园区成果。不论是竹科、中科、南科他们投资ICT设备要完成的目的是什么,像是救灾时的厂房导航与具备危险性的化学品定位,还是无人机的巡检,我们可以发现背后都需要地理图资平台。

发布会上南科请来工作人员扮成消防人员,展示他们的AR防救灾应用,在近期AR / VR风潮其中,可说是相当的吸睛。近期不少起工业区厂房大火,造成进入充满种类不明的化学品的火场救灾的消防员伤亡,引起人们关注消防人员需要升级手上救灾设备,才能应对工业区火灾。

南科与厂商合作的智能防救灾方案,配合构建化学品防救灾系统和可视化化学品监管控理系统,消防员进入火场之后,能够视,像是看到有堆放禁水化学品,就不会轻易的洒水,而是选择其他的方案。化学品这两套系统也获得国内两项专利,期待能够除了科学园区之外,其他工业区也能运用。

南科构建各厂房的室内地图,配备beacon等室内定位设备,但也有搭配低技术的方案,如QRcode来避免大火毁损定位设备,仍能定出位置。 (Source:科技新报)

另外这次看到各园区着重室内图资与室内定位,也显示科学园区的性质,室内厂区相当大,而且手机信号因厂商商业机密与安全要求被屏蔽,很难靠GPS或手机信号定位与通信。搭配构建室内地图与装配室内定位设备如beacon。另外也辅以低科技的方式,每隔15米的QR code符号,扫描之后就能提供冲入火场的救灾人员,所需要的位置信息。

南科构建各厂房的室内地图与列管化学品位置与品项信息,提供消防员进入火场时。图中示范消防救灾人员通过头盔配戴的智能眼镜与镜头,获取所需要的室内情报资料,水柱上配戴的镜头也能回传影响给现场指挥官。 (Source:科技新报)

竹科则是构建3D GIS系统,集成多个原先在不同处室管理的地理数据,简化厂商办理业务时的查询办理流程,提升竹科行政单位的行政效率。通过竹科的3D GIS系统,提供不只是2D厂区位置分布与建蔽率信息,还有立体化的信息,例如厂房的分层BIM模型,地下的管线配置,以及厂区土地的管线精确接口位置,方便厂商进驻时加速建设速度,早日能够安装完设备投产。

竹科的3D GIS系统则是集成分散在不同处室的地理数据,简化厂商跑行政流程的时间。 (Source:科技新报)

中科则是着重在水情上面,像是污水处理部分,通过在园区内设置的传感器,能针对厂商排放的pH值低的污水能事先预警,准备中和剂处理,再经由污水处理设备处理,符合放。有15分钟的事先预警时间,取代原先人员观察之后,再投放中和剂这类型随机应变的人工处理方式,或是戏称“工人智能”模式。中科委托的厂商方达科技说,他们先针对pH值低的污水做事先预测,未来还可以加上。中科的污水处理精进之后,能够随时维持中科24小时放流水都能符合标准,确保厂商不必因为污水处理设施负担过大或是故障,而需要配合停机停产。

中科也展示利用无人机进行园区巡检工作,则是三大科学园区其中比较特别的状况,位处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有不少地点难以靠人工方式巡逻到,需要借助新科技如无人机来进行。

不少的信息系统涉及地理信息,需要套叠地图,以往大都是直接用Google地图,如今因为Google地图大幅提高费用,导致能见到比较多样的地图运用。在三大科学园区的地理信息系统,有采用Google地图,而且看来是有要求承包商留下信用卡数据,而没有出现浮水印。有些系统则有采用开放街图 (OpenStreetMap)。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国家底图,内政部国土测绘中心的台湾通用版电子地图,可能原因是在开发者其中的曝光率不高,相关的教学文件也并不多。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时,值得关注的是成本问题,不少的地图提供商需要付流量费用,以便摊提收集地图数据的成本。这次发布会上面是由科技部、资策会、各方厂商合作之下的产物。但相比之下台湾有大大小小,管理单位不一的工业厂区,未必像科学园区有那么多资源构建系统,只能期待管理单位、政府能辅导企业,以公安为理由构建各项系统。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