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水间开始的“给汤流”管理新法,为何在日本、美国、英国流行草偃?

窄小的茶水间里,公司主管、几名OL及西装笔挺的业务员,就着简单的烹煮壶、马克杯,当地板上端坐,开始他们的午间茶道。这是从日本发迹、在近年流行办公室职场的给汤流(Kyūtō-Ryū)新茶道。

发明“给汤流”的是一位工作20年平凡上班族谷田半休。他从漫画“战国鬼才传”得到灵感,发现“武士即使在每天面临死亡威胁的战争时期,仍能通过茶道来减轻压力、安定心神”。他认为今日的上班族与工作压力斗争的情景,与当时的武士并无二致,因此希望发明一种简易的办公室茶道法。

没想到这个创意,却意外带来了组织再造,及办公室文化再造的功能,甚至吸引到欧美的企业办公室采用。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对谷田半休的采访,参加办公室“给汤流”茶道时,规则是必须取下职衔、办公室ID卡并集中保管,这呼应了日本武士在喝茶前,必须将象征身份的武士刀摆在一边的精神传统。

此外,在重视绝对忠诚与阶级的武士系统中,唯有在“茶道”时间里,可以不分阶级、官阶地讨论战略、武器及个人想法。同样的,办公室的“给汤流”茶道也有类似精神,无论是主管或工读生,都可以就工作、项目的任何主题发布、交换意见,展现身为工作者的“个人”创造性价值。

无论创业公司到大企业,只需要一个茶水间就能开始;“给汤流”所具备这些随兴,非正式的特征,让最初只有三个人参加的“给汤流”茶道,开始在日本国内的办公室扩散,并传递到远在纽约、伦敦的企业。

扁平化管理与企业文化

“给汤流”所体现的其实是扁平化管理(Flat Management)的实践。相较于传统科层组织,信息传递易延迟与失真的情形,扁平管理能在职员间更快沟通、反应问题症结,并于较短周期讨论出解决方案,这也是敏捷管理(Agile Management)的一种变形。

另外,“扁平管理”诉求的不只是取消科层,同时更强调对人的完整任务角色的尊重。Dcard首席执行官林裕钦指出扁平管理“不是要做到什么Level才能做什么事,而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任务”,这和前工业时代福特式生生产线,为加强生产线效率而做的工作高度细分,是完全相异的思维。

扁平管理在优化沟通、维系团队感情上有其好处,却也有不可否认的缺点。根据金融网站Vittana分析,非正式交流可能导致权责划分不清、(如“给汤流”随兴讨论工作目标,但可能无人记录),而随着和同事上司个人关系的深入,原本清晰的“职场──私领域角色”的二分状态,也可能遭到混淆,让人出现工作责任如影随形,“下班后无法真正下班”的感受

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组织以扁平式管理进行,而已经成形的大企业,则可以从小规模的空间、时间,进行组织活化的渐进式实验,让人员的生产力获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