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轨道器升空,将成首个飞越太阳两极、直接对太阳成像的探测器

为了全面分析太阳活动可能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NASA已于2018年发射派克太阳探测器(PSP)前往太阳,主要观察太阳日冕;近日,ESA与NASA合作开发的太阳轨道器(SolO)也顺利升空,目标将首度放在太阳南北极,它不像派克太阳探测器一样那么靠近太阳,因此到时候将能直接对太阳成像。

美东时间2月9日晚上11点03分,太阳轨道器(Solar Orbiter,SolO)搭乘擎天神5号411型运载火箭(Atlas V 411)顺利发射升空,预计2年内进入太阳轨道,有点像和派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PSP)。

派克太阳探测器为了研究外日冕必须非常靠近太阳,主要任务目标是分析日冕中的电浆与磁场结构、推动太阳风的能量流,以及加速高能粒子的机制,届时更将直接测量距离太阳表面仅600万公里的太阳风,然而过度接近太阳的下场就是,相机传感器成受不了太阳的热,无法直接对太阳成像,且其轨道也永远探索不了太阳两极。

因此,配有10套仪器的太阳轨道器将保持安全距离,落在离太阳4,200万公里(相当于太阳和地球距离的四分之一)处,在这距离下探测器已被加热至约500℃,故大多数仪器都躲在隔热罩后方的防护窗内窥视太阳,其中太阳圈成像仪(SoloHi)、极紫外光谱图片仪(SPICE)、极化和日震图片仪(PHI)能用来直接拍摄太阳两极的第一张图像,这是极靠近太阳的派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PSP)做不到的事。

其他几个仪器用途则和派克探测器一样,设计用来测量太阳的磁场、电浆环境,不同的是,太阳轨道器将成为第一个飞越太阳两极的探测器。

除了在太空中的两个太阳探测器,未来地面上也将建成Inouye太阳望远镜,它们虽然分开工作,但获得的数据能彼此互补,帮助科学家了解太阳任何活动对整个太阳系的影响力。

(首图来源: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