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着手规范AI应用与数据分享准则

欧盟在本周披露了当地的人工智能(AI)与数据政策,发布了AI白皮书,并计划打造一个欧洲数据空间,前者希望能在人们的信赖下打造各种AI应用,后者则将督促各大科技企业与彼此及欧盟政府分享不涉及人们隐私的数据。

其中,AI白皮书描绘了一个基于卓越与信赖的AI框架,准备动员整个价值链上的产官界,以创建可加速AI部署的适当措施,同时强调将以信赖作为该框架的基础,通过制定清楚的规范,来解决高风险AI系统可能带来的危机,而低风险的AI系统则将采用相对宽松的标准。

欧盟把健康、治安与交通等类别,视为重要且高风险的领域,规定相关的AI系统必须是透明、可关注,且可由人类监督的。监管机构在检查化妆品、汽车或玩具时,应该能测试及验证它们所使用的算法。必须以无偏见的数据来训练高风险AI系统,确保这些系统尊重各种基本权利,特别是不歧视。

其实现在欧盟大致上禁止通过人脸识别,作为远程身份认证途径,只允许在特殊、正当及适合的状况下使用,至于是哪些状况,则需要借由公开辩论来决定。对于低风险的AI应用,欧盟也鼓励企业可自愿采行更高的标准。

该白皮书是用来阐述欧盟对于规范AI的立场与方向,以供大众、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进行讨论,在相关议题上取得共识后才进入立法阶段。

而欧盟的数据政策则被外界视为,是对大型科技企业的挑战。欧盟计划打造“欧盟数据空间”(European data space),把欧盟视为一个单一的数据市场,让所有数据都可在该市场内自由流动,释放未曾使用的数据,以供当地的企业、研究人员或政府机关使用,让人们、企业及各组织都能因为大数据而受益。

因此,欧盟打算创建一个数据监管框架,鼓励数据分享,并规范在企业之间、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或是在政府内部的数据管理、访问及重新使用,它同时也代表各国政府将发布公领域的数据集以供重新使用及创新。未来的数据空间还将分门别类,像是制造、行动或健康等。

金融时报分析,欧盟有可能强行规定科技企业必须对外分享自己的数据,如此一来,即有机会打破Amazon或Google在欧洲的垄断地位。纽约时报与华尔街日报的看法相似,认为全球顶尖的AI或科技技术,多由欧盟以外的企业把持,在数字经济时代处于弱势的欧盟,期望借由新政策与规范来取回控制权。

不管是AI白皮书或数据政策,都将受到欧盟隐私法GDPR的规范,以不危及个人隐私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