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雀观察其他鸟类进食后反应,避免自己吃到难吃的食物

通过观察他人对某事物产生的厌恶反应,可提前给自己一点心理准备,而科学家现在从蓝山雀和大山雀身上观察到这种行为──它们能观看其他鸟类进食后的反应,快速学习哪些东西适合食用、哪些东西可能有毒或味道作呕。

一些猎物为了避免被捕食,常带有鲜艳的色彩或特殊臭味以宣示“不要吃我”,但世界无奇不有,捕食者总有机会遇到新食物,要怎么知道味道尝起来如何?对蓝山雀和大山雀这2种鸟类而言,科学家实验研究发现它们能以静制动,观察同伴的反应后影响进食意愿。

蓝山雀(blue tits,学名:Cyanistes caeruleus)分布在欧洲温带和亚北极带林地,大山雀(great tits,学名:Parus major)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西北部,虽然不同种但常一起觅食、饮食习惯相似。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团队在研究基地捕获了30只大山雀和48只蓝山雀,接着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让实验组观看另一只鸟食用正常坚果及苦味坚果后反应的视频。视频中,小鸟吃到泡过苦味溶液的坚果(放在印有方形符号的盒子)后,出现摇头和大力擦拭鸟喙的动作。

接着研究团队将这些山雀移到新环境测试,发现未看过视频的12只大山雀和12只蓝山雀有相同的食物选择,但看过视频的山雀,更常避开有方形符号盒子的苦味坚果。

不同鸟类也可以相互学习,通过观摩避免吃到有毒的食物、减少需多花费的时间与精力,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行为有助于物种进化。新论文发布在《动物生态学期刊》(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首图来源:剑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