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的探索是近年天文学的热门项目,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颁给瑞士天文学家Michel Mayor与Didier Queloz,他们在1995年发现第一颗围绕主序星的系外行星,当时他们使用的是“径向速度法”,如今系外行星的观测手段更加多样,“直接成像”、“重力微透镜”及最主要使用的“凌日法”。现在天文学家又有新的观测方式了,而且这个方法找到的系外行星更有可能有孕育生命的条件!
日前一组荷兰天文学家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方法相当的“亮眼”,就是找寻系外行星的“极光”!由于极光是行星磁场与恒星交互作用所产生,所以找到极光可能代表着找到系外行星及磁场──可能成为生物保护罩的磁场。
极光是带电粒子(如太阳风)激发行星的大气分子所产生,它们被磁场带往行星的磁极,放出独特的无线电信号。研究团队使用荷兰的“低频数组”(LOFAR,见首图)无线电观测站,锁定一颗位于25光年外的红矮星GJ 1151,观测结果可以排除GJ 1151的无线电源是与另一颗恒星的相互作用所产生,其成果也得到纽约大学团队的支持。
这个研究方法对红矮星系统里的系外行星特别重要,因为红矮星常伴随强磁场及猛烈的闪焰,在它周围的行星必须有具规模的磁场,才能保护大气层不被恒星风吹散,因此极光的特征不仅能找出系外行星,更找到了有适居条件的系外行星。研究团队将继续搜索距离太阳20光年内的50个红矮星,验证系外行星的适居性甚至发现新的系外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