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的猛犸象都在上一个冰河期结束时灭绝,但有少数在寒带的岛屿上继续生存一段时间。研究发现由于严重的近亲繁殖,当时仅存的猛犸象饱受基因突变之苦。
一篇发布于《基因生物学与演化》(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地球上的最后一群猛犸象面临许多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发育障碍、雄性不育症,甚至丧失闻到花香的能力。
猛犸象是冰河时期的庞然巨兽,但在1.5万到1万年前气候变迁的影响和栖息地的消失,让大多数的猛犸象走进历史。少数不在大陆上的猛犸象幸存下来,白令海圣保罗岛(Saint Paul Island)的猛犸象延续到5,600年前,猛犸象更在北冰洋的弗兰格尔岛(Wrangel Island)上存活到4,000年前才灭绝。汹涌的海水让猛犸象幸运的留存在岛屿上,但却也不幸造成群体孤立,缺乏遗传多样性导致基因突变的问题十分严重。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的演化生物学家Vincent Lynch是研究的作者之一,他表示,团队测试了弗兰格尔岛猛犸象的基因突变,研究突变如何影响猛犸象。研究人员对照基因后预估,突变的基因会造成多种行为和发育缺陷,包括神经发育缺陷、糖尿病、雄性生育力下降,以及丧失闻花香的能力。
Lynch指出大象具有大量用来判断各种气味的基因,比其他哺乳动物多很多,因此辨别气味对大象十分重要。“我们发现突变改变了猛犸象基因的功能,进而可能导致疾病”,Lynch说。“近亲繁殖往往会造成遗传缺陷和疾病的累计,很可能加速了猛犸象的灭绝”。
弗兰格尔岛上的猛犸象群比他们的近亲们多存活了约6,000年,但孤立的群体让他们在最后阶段面临遗传疾病的困扰,在遭遇环境变化和其他威胁时也更容易被影响,最终还是只能与世界说再见。
(首图来源:Flickr/Paul Schultz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