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5G频谱第一阶段竞标,电信5强激烈竞标3.5 GHz频段,让标金冲到1380.81亿的天价。但抢完带宽之后,企业还要抢频段位置,他们无不希望抢到所谓的“鱼肚”,也就是3.4 GHz到3.47 GHz的频段。
从物理角度来看,3.3 GHz到3.57 GHz的任何一个位置几乎没差异,为何会有鱼头、鱼肚、鱼尾的优劣之分?台湾大哥大总经理林之晨亲自解析。
#你不知道的5G #1–什么是频谱鱼头?鱼肚?鱼尾?
2020年,台湾正式跨入5G元年。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字可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经常在媒体看到,却讲不出它确切会带来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认识5G,我决定开辟这个专栏,从各个方面,把5G讲给各位听。
最近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5G频谱会有所谓鱼头、鱼肚、鱼尾之分,又到底哪一段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背后其实有点复杂,第一集专栏,就让我们来把它好好展开。
5G频谱至少有7种,3.5 GHz只是其中之一
首先,台湾政府本次5G释照,提供给电信业竞标的新频谱,共有中频的3.5 GHz与高频的28 GHz两种(另有过去竞标未售出的1.8 GHz频谱)。同一时间,企业已经持有的4G频谱,未来也可以转发射5G信号(业界术语为Refarming)。所以简单来说,5G频谱至少有7种。而目前被高度关注,夸张到要用鱼头、鱼肚、鱼尾称呼的,是3.5 GHz的中频段。这个频段在5G发展的早期的确相对重要,但拉长时间,它并不是5G的全部,而其实只是5G的其中一部分。
为什么3.5 GHz频谱会有鱼头、鱼肚、鱼尾之称?
政府本次提供竞标的3.5 GHz频段频谱,总共有270 MHz的数量,也就是从3.3 GHz到3.57 GHz这些频率的独占使用权。说实在,这270 MHz的频谱,物理上没有太多特性差异,每个MHz几乎都是一样的东西。
那,为什么会出现所谓鱼头、鱼肚、鱼尾之称呢?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中两个是企业普遍共同面对的短期问题,另外有一个,则是只影响部分企业的中期问题。
全体短期问题1:3.3 GHz–3.4 GHz(鱼头)设备供应
首先,由于台湾是全球率先开放3.3 GHz–3.4 GHz的国家之一,所以在基站与手机等用户端设备供应上,这个频段的支持相对不成熟,因此拿到这个区块的企业,初期设备取得上,速度可能较慢。但从今年第二季,设备厂陆续更新版本,手机商推出新一代5G手机后,就会大幅改善,所以其实是个很小的问题。
全体短期问题2:3.532 GHz–3.57 GHz(鱼尾)卫星清频问题
3.532–3.57 GHz的频段,目前主要是中新卫星二号与地面站联系时使用,因此政府得先把该卫星使用的频段移开,所谓“清频”,预计到四月底完成,所以会稍微影响取得该频道企业的开台时间。另外,由于整体3.5 GHz频段,都是卫星通信的主流频段,所以全体企业发射5G信号时,在接近地面接收站的区域,都会有干扰卫星通信的问题。关于这点,政府已明确表达会统一帮卫星接收站建设信号隔绝设备,所以不成问题。
部分企业的中期问题3:3.47 GHz–3.57 GHz(鱼尾)二次谐波
最后,有一个中期、但只影响部分企业的问题,是所谓的“二次谐波”,也就是以1.8 GHz为4G主频率的C社、F社,当他们在发射3.5 GHz频段时,如果刚好是他们1.8 GHz频段的两倍,那就会发生自己的频率互相干扰问题。而这点,以700 MHz为主的台湾大是没有问题的。这个问题,事实上全世界电信商都会有,而负责标准制定的3GPP也已经注意到,已经着手开始要求终端设备、芯片设计商,用不同时使用两个互相干扰频率的方法,来避开这样的问题,所以中期而言,问题肯定是会消失的。
以长期来看,3.5 GHz频段根本没有鱼头、鱼肚、鱼尾之分
所以,当5家企业进入第二阶段位置竞标的时候,如果只看长期,那么3.5 GHz频段根本没有鱼头、鱼肚、鱼尾之分。如果只看中期,那么也只有C社、F社有鱼肚、鱼尾之分,对台湾大哥大而言,整条鱼都非常鲜美。至于短期的问题,说实在,不应该过分列入考量。
而避开二次谐波,或是有机会提早一个月开台,是不是值得花20亿,那就见仁见智了。
以上,就是本集你不知道的5G,希望对你有帮助。喜欢的话,欢迎你分享给朋友。如果有问题建议,也欢迎你提出讨论。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