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在利用NASA欧西里斯号寻找小行星101955表面发出的X射线时,意外找到来自深空某处的X射线源,经团队数据检查,竟是一个距离地球约3万光年的黑洞。
欧西里斯号(OSIRIS-REx)探测器是NASA执行中的小行星研究与采样返回任务,于2016年9月升空,锁定探索对象为小行星101955(Bennu),预计2023年会将采样样本送回地球进行详细分析。
探测器携带的其中一项科学仪器“风化层X射线成像光谱仪”(REXIS),目的在于提供小行星101955的X射线光谱图,基本上由学生们制作和操作,而2019年11月11日时,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学生们,竟利用该仪器发现了从小行星边缘处发射出的X射线源。
科学家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来剖析宇宙各种物体,X射线望远镜通常用来观测高能量源,比如超新星爆发、黑洞、其他高温天体等。小行星101955自身不会直接发出X射线,但它会吸收来自恒星的X射线,然后以稍微不同的波长发出“出射光”,这种现象称为萤光(fluorescence),科学家将这些消息规整起来后,可以表征小行星的元素种类。
然而欧西里斯号初衷只是探索小行星表面辐射的X射线,却意外找到了来自宇宙某处的X射线爆发,经团队分析,该X射线源来自MAXI J0637-043这个距离地球约3万光年远的黑洞,且日本MAXI望远镜、NASA中子星内部成分探测器(NICER)皆在相同位置探测到爆发,此X射线源经三方验证。
科学家表示,这是有史以来我们第一次有探测器从行星际空间探测到这类爆发。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