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光害,NASA教育家需要大家用手机拍下星链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与光害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劣势。来自街灯、体育馆、企业和家庭的光线越来越强,将电磁波投射到夜空,冲洗掉天空这块美丽的画布。根据2017年研究,在许多都会地区,光害每年都以2%速度增长,公民科学计划通过测量背景星空亮度记录这些变化,但大家仍对天空不屑一顾。

美国本土各区夜间卫星照片。(Source:NASA Earth Observatory)

这种状况在最初几次星链发射开始改变,天文摄影师和业余天文学家立刻注意到这些卫星,尤其卫星刚发射时,还几乎在同一条轨道,看起来就好似一串珍珠划过夜空。有许多卫星在太阳刚下山或日出前几分钟肉眼就能看到,那时卫星表面的太阳能板会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表面,卫星离地表越近,抬头仰望的人就会看见越明亮的卫星。

星链升空后在天空划过的轨迹。(Source:Victoria Girgis / Lowell Observatory)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卫星因巨大的体积及低轨道更与众不同,为了将互联网传回地球,完工时可能会有多达4万颗卫星在轨道运行,因2020年起每隔一周就发射60颗上太空。相较之下,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只有2千多颗,SpaceX也不是唯一主宰卫星网络愿景的公司,包含亚马逊等少数竞争对手也打算推出自己的星链。

虽然SpaceX已着手试验低反射率材质覆盖卫星,然而从工程角度来看,卫星需要反射材料来保持内部凉爽。天文学家为了躲避喧​​嚣的光害,已将望远镜移到越来越偏远的地方,但明亮的卫星则无法避开,当卫星数量一多,可能导致长时间无法观测,甚至影响观测亮度的读数,最终做出失败的研究报告。这让NASA教育家发起“卫星条纹观察者”计划,并邀请世界各地的公民科学家用手机拍摄这些卫星。

参加本计划,你需要三脚架及2016年后出厂的中高端以上智能手机,其中有几款甚至可以拍到银河。出门前需要掌握手机照相机能的高端设置,除了将拍摄模式调成手动,曝光时间、感光度、光圈大小都需要调整,此外,你还需要知道卫星何时会掠过头顶──上heavens-above网站,输入你的位置,网站就会搜索卫星列表及经过你所当地区的时间。

预先架好脚架,对准拍摄区域,等待卫星出现,拍下惊喜的瞬间,并上传杰作至“卫星条纹观察者”网站,并提供拍摄设置数值及背景星座。目前这项计划并没有明确的科学目标,但是天文学家希望用5年记录这些条纹,以便有一天,天文学家可利用这些照片研究卫星条纹,但最终目的,或许是促使人们重视光害问题。